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以土房居多,尤其省城通往黄龙府这一带,土地贫瘠,更没人搞得起砖瓦。
然而,眼前这座村子似乎很不一样,清一色的红砖亮瓦,最中央位置还矗立着栋二层小楼,比市内好多地方还气派。
不仅如此,除了中央的二层楼以外,这里家家户户都打着电灯,而且远不是这个年代制式的15°黄灯泡儿那么简单,起码也有200°,大半夜都不关,就像年三十守岁,一大家子堵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不过,今天可不是大年三十。
国内六七十年代,是个家家户户主要交通工具还局限在自行车的时代,黑白电视机的地位就如同二十一世纪郊区公路上出现的限量版兰博基尼,除了土豪,谁家会有?
而且,就算普通老百姓家里也能买得起电视,老式电视机烧起电字儿来也不是盖的,大多数人家开电视就绝对不会再开灯,耗着双份的电量。
更何况,眼前这个村子,半夜开灯瞎耗电的明显不是一家一户。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现象,除了各别国有企业的办公区,就算在京城怕也少见。
不符合时代的异象,事出反常必有妖,虽然自下车以来,见到的脏东西不是一般的多,以至于杨轩都有了心理准备……
“难不成已经不在六十年代了?”
杨轩眼睛微眯,啃了口面包,兴趣完全被这古怪的村庄所吸引。
这种建筑风格,可完全不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该有的东西,而且,晚上的省道他也不是没走过,过了八点很少会有亮灯的地方,一向都是宁静祥和。
“难道这里就是当年的石盘村?”
杨轩眼睛一亮,结合从小到大身边所有人谈之色变,讳莫如深的那个话题,想到了最有可能的结果。
也只有那个神秘诡异的石盘村,才会如此古怪。
如果这里就是石盘村,那还真有些苦尽甘来的感觉,明明多走两步路就该到的地方,偏偏经历了九死一生……
“不过,石盘村的村口,不是有个大磨盘的么?”
杨轩眉头微蹙,对于这个从小惦记到大的地标性石磨,他可不会轻易忘记。
眼前的村子灯火通明,虽然是黑夜,但村子周围的东西都还看得清。
更何况,石盘村的那石磨可不是一般的大,几公里以外都能看得到,挡在村口儿,少说得有三层楼高,简直就像个祭坛,只要存在,不可能看不见。
“也罢,是不是石盘村,进去探探就知道了。”
杨轩三下五除二将手中的干粮吞掉,在满是血的衣服上蹭掉油脂,又伸手摸摸张铎的额头,确定这货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于是拎了瓶矿泉水,挺着身体的酸痛爬了起来。
之所以中途下车,本就是抱着好奇之心要到石盘村探索的,虽然中途出现那么多诡异事故,但无论怎样已经到了疑似目的地的地方,总不能与真相擦肩而过。
况且,经历了九死一生,杨轩自己都没发觉他的变化有多大。
此时的他虽然狼狈如同乞丐,但一身锐气将整个人的气质都烘托起来,双眸烨烨生辉,带着难以形容的执着与说不清道不明的欲望。
眼前的村子布局很规整,规模并不像他所在时代的村庄那么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