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出道即是巅峰1979 >第207章 希望落空 调整方向

第207章 希望落空 调整方向(1/2)

 推荐阅读:最强皇妃:炮灰逆袭手册少年杳杳而来修圣纪伪妆记第五任县委书记修仙之佛道可灭晚安,神君大人鸾鸣仙穹重回九八,小财女追夫养崽崽重生之现代复仇联盟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赵政今晚开的这个会议参会人员与以往会议而言很是与众不同,大部分为振夏安保的管理层,本就是一个异乎寻常的信号,这下众人不仅惊讶更是傻眼了。赵政没有管众人的心态,拿起手中的一叠稿纸,继续完成在飞机上没有完成的高端汽车的设计图和参数预想设置要求。

大概5分钟,洪逸尘和赵丽君都打好了电话,赵政继续道:“朱俊说了句核心,重工业最主要的技术就是材料产生技术,造飞机、造航母、造机床、造汽车等等,最主要的还真不是你有没有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可以借鉴的,即使不买,旧设备上也能测量出来,而核心的重要材料,你是测量都不一定能够测量出来的,耐热、耐寒、耐磨、耐腐蚀,拉伸率,强度等等,这些特种材料的属性是否达标才是关键。其实对于振夏重工而言,所有的零部件一律外购,或者自己设计好找OEM代工,也是没有问题的,因而要拿出一款优越的重工业产品对我们而言其实是没有太多难度的,只是这里面的利润大头都是别人的了,一旦产品畅销,很多供应商还可以坐地起价,或者为了替竞争对手考虑而对我们卡脖子,限供,断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提前考虑全面。”

看看了若有所思的众人,赵政继续道:“你们大可以放心,不管如何,振夏重工绝对不会成为整体振夏系的拖累的,要变现难度并不大,难度大的是利润是否可观,供应链体系是否完善完整,产品是否会轻易被别人狙击。

你们可能因为振夏实业的出道即是巅峰而把一切想得过于复杂又过于简单了,即使振夏重工现在拥有了这样那样的技术,也不可能建立出一套完整的自我内供的产业链,重工业和高科技行业有很大不同,一辆汽车得多少零部件,一架飞机得多少零部件,振夏重工要做的和能做的一直只是建立健全并完善核心零部件的自产自供。

当然即使如此,所需要花费的资金也是非常恐怖的,问题不在于技术如何消化吸收,而在于工业实验消耗巨大,因而我决定把振夏重工完全独立出来,以后振夏重工所需要的资金全部由海外投资基金负担,振夏系管理层原股东股份保持不变,离岸公司转让3%的股份给老马;

龙腾基金近期会再次注入20亿美金进来,至少短时间内是不需要再注资了,这次龙腾的资金注入,振夏系管理层的股份仍维持不变,只是建宁跟老马要亲自去和李老、林老沟通一下振夏重工增资问题,他们愿意增资继续带着他们,不愿意增资不要勉强,想退出,溢价200%收购股权。”

赵政对于自己的下属,向来慷慨,振夏系要发展,离不开这些下属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下属团队的稳定和团结,与下属斤斤计较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用来研发新产品,以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所得利益要高得多,赵政就是一个数学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人;

而对于华人资本赵政还是不忘初心,能扶持就扶持,不扶持也希望能携手同行,至于别人是否领情,是否愿意始终与振夏系肩并肩,赵政也管不着,而且升米恩斗米仇的人情世故赵政还是清楚的,振夏重工已经有过几次没有让李贾诚和林家增资了,这一次他不会免费给与赠送,曾经的振夏重工在赵政心里还没有觉得有多高的价值,可即将启航的振夏重工,在赵政心里价值万金,赵政是多么在意金钱的价值,不,赵政在乎的是振夏重工的技术价值。

赵政又看着对霍建宁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你没有去京城?”

霍建宁:“没有去,七机部的人还是很领情主动来的深市,虽然人家嘴上没有说不看好我们的飞机制造项目,但是那表情,那神态,还有偶尔夹杂的语气,满满的都是怀疑,尽管我一再强调我们的优势,和我们取得的技术,可是人家还是不太敢相信,东方国那么大,整体实力肯定要比我们振夏系强,他们在1975年就进口了大英罗罗公司的斯贝MK202航空发动机技术,但是到去年(1979年)才装配完成,要知道这是一个国家行为,而我们只是一个商业公司集合,人家会怀疑也很正常。

至于说人才引进问题,人家委婉的拒绝了,他们也缺乏人才,大量紧缺,各行各业各样的人才,况且你老人家还提了这样那样的要求,想想人家拒绝也在情理之中,我也就没有再试图劝说什么,至于其余的事情我觉得再沟通也意义不大。

不过通过这次沟通,我有一种感觉,我觉得国内或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缺技术。

唉,其实到现在我自己依然是忧心忡忡,我知道我们制造卫星也好,制造飞机也罢,都很大可能会成功,只是一下子又多了这么多重工行业要发展,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花多少钱都是小事,港区才多大,哪里来的这么多人才?哪里能够组建这么多团队?去海外挖,一个振夏科研院的间谍风波就把我们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振夏重工再来一次,唉,我真的是无力吐槽了老板。”

赵政眉头紧锁,霍建宁是一个重工业大白,国内怎么可能不缺技术,国内缺各种先进技术,只是重工业国内主要是缺好材料。

赵政仔细回忆了一下前世网络中的相关讯息:斯贝MK202发动机是大英在60年代中期,由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研制,70年代初开始在大英从北美引进F4K战斗机上装备使用,替换了原本的J79涡喷发动机,后来北美也从大英引进了斯贝发动机的生产线,并装备在A-7“海盗II”攻击机上使用,它有着推力大、耗油低、可维护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除此之外,它的改进或衍生型号还装备BAC1-11双发支线客机、“三叉戟”三发客机、荷兰的F28支线客机、大英的“猎迷”反潜机、湾流公司的公务机湾流II和湾流III等机型,一直到21世纪这款发动机都在使用。

而国内是1975年12月13日由技术进口总公司与大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签订的斯贝MK202发动机(RB.168 MK202型)专利许可权和生产合同开始研发涡扇-9双转子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代号为WS-9,总共花费了7679万英镑(不包括国内的投入费用),包含与英国签订了购买军用斯贝发动机(RB.168 MK202型)专利合同、发动机整机购销合同和发动机辅机专利合同,还引进成品40多台,这在当时可是一笔非常不小的开支。

1976年3月,西航开始全面试制,1979年7月25日,第一台使用大英毛料制造的零组件并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外购件和附件的涡扇-9发动完成装配。1979年下半年,分两批装出了4台发动机,同年11月13日,由中英双方共同完成了150小时持久试车考核。1980年2月至5月,国内制造的两台涡扇-9发动机和两套部件又在大英完成了高空模拟试车,零下40摄氏度条件下起动试车,以及5大部件的循环疲劳强度试验,结果都符合技术要求。1980年5月30日,中英双方代表签署了国内涡扇-9发动机考核成功的文件。

按计划,当时应该接着进行国产毛料试制,但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使涡扇-9国产化进度拖后,1983年才取得初步进展。而压缩机叶片的铸造技术到1988年才得以突破。90年代初期,随着飞豹研制工作的展开,涡扇-9的全面国产化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95年11月,部分国产化的涡扇-9通过150小时试车,此时涡扇-9的国产化率已达到70%,仍有部分零件不能生产。

1999年下半年,涡扇-9发动机全面国产化工作启动,西航先后攻克无余量精锻(精铸)工艺,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难关,西航集团公司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发动机的装配,在成功进行了两次冷运转后,于2000年底一次点火成功,随即开始的150小时工艺试车于2001年圆满结束,试车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涡扇-9被重新命名为秦岭发动机,2007年12月,“秦岭”发动机正式通过生产定型。

赵政知道这次又试图从国内挖掘人才的想法又破产了,看来完全属于振夏重工人才培养的计划必须得调整了,完全属于振夏重工工程师队伍组建的相关工作方向也需要调整了,而振夏重工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布局都需要调整了……

见自家老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所有人也不由地都担心了起来,一个个也紧锁眉头,说实话他们这里除了马东波和朱俊还真的没有人懂重工业,就是有心想帮忙找办法也不知道从何做起,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愁之际,赵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了,脸上又恢复了往日那份从容自信和果决刚毅神态。

赵政又对着霍建宁道:“7机部有没有说我们的卫星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发射?”

霍建宁道:“唉,我居然忧心忡忡得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2个月内,他们已经在加班加点,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制造了,争取在10月1日前让我们的卫星信号可以连接成功,这还算是一个好消息。”

赵政:“可以,算是个好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