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振夏银行的事情差不多都布置好了,接下来是振夏重工和振夏光刻机公司的合作衔接问题,还是这样,振夏光刻机公司提需求,振夏重工负责研发和生产需要的高精度件,至于振夏重工如何去解决技术难题,这个我们再另外讨论。”
马东波:“OK,没有问题,具体的负责人需要等振夏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到位后,再指定,暂时就由我来负责。”
林本坚:“OK,回头我来提技术需求。”
赵政:“霍建宁和振夏重工的人员留下,其余人可以先去吃饭了。”
袁天帆:“老板,今晚的聚会我就不参加了,我现在感觉浑身热血沸腾,不把港币发钞申请的相关准备工作做好,我觉得是没有办法平复自己的心情的。”
赵政:“这是何必呢,每逢大事必有静气,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再说了,这才哪里到哪里啊。”
袁天帆苦笑道:“没有办法,我还年轻老板,我的心情这会儿还是平复不了,你就让我先回振夏银行吧。”
赵政:“好吧,随你,你这个心态得多锻炼锻炼。”
袁天帆:“跟着老板你,我的心态已经变得好多了,后面还有更多的大风大浪,我会的心境会越发成熟的。”
赵政:“行,伯韬,你不会也要急着回去吧?”
梁伯韬:“我不用,聚餐完回去刚好,希尔斯估计现在还在外面鬼混呢,回去早了也没有用,再说了,振夏投资证券部的操盘手这会儿估计也都在外面,晚点回去还省得打电话。”
赵政:“行,那你们先去,这里我们商讨点振夏重工的事情,会很快结束过去的。”
其余人走后,赵政对着霍建宁和马东波问道:“李老已经给我答复了,暂时没有那么多钱来增资,估计也给你们答复了,林老怎么说?”
霍建宁道:“林家也放弃继续注资,其实这是预料之中的,林家现在除了丽星箱包,哪里能拿得出这么多资金,而丽星箱包没有你和林名的同意,估计暂时是不会分红的。”
赵政:“那么这两家最终持有的股份是多少?”
马东波:“最终股比是林家0.8%,李家4%。”
赵政想了想道:“林家按照1%计算,不差这么一点了,没有林老爷子,振夏系的发展不会有这么高的起点,发展速度也不可能这么快,算多了反而是一种不尊重,1%刚好!”
马东波:“明白,我会把最终股份确认书亲自交到林老爷子手里的,看到振夏重工的总资产,我想他会明白的。”
霍建宁:“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这个林家,可惜了。”
赵政:“可惜你个头啊,我看你将来生几个孩子,我就等着看你如何处理你的家产,反正我比你年轻,我看得到你死后你们家悲壮的场景的。”
霍建宁:“我拷,老板,你这张嘴,我能有多少钱,你有多少钱,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
“哈哈哈哈哈哈……”
赵政:“氛围总算轻松了,小袁,你记录一下,拉菲酒庄划拨到墨龙基金资产离,伯韬让墨龙基金付给希尔斯300万美元,霍建宁记得让希尔斯请你吃喝玩乐,RB的美女多。”
“哈哈哈……”
赵政:“小袁,继续记录,凤凰传媒,从离岸公司占股77%里面,划拨20%股份进入墨龙基金里面;振夏投资从离岸公司占股91%,划拨20%股份墨龙基金里面;振夏实业一样从离岸公司股份里,划拨20%股份给墨龙基金;振夏安保也是如此;振夏实业也是,振夏重工也是,振夏重工科研院10%,振夏半导体20%,振夏科技20%,龙腾基金20%,就这样,让何总裁一周后安排人去做相应的法律变更手续,1周时间应该够伯韬切割好汇丰的空单了。
老霍啊,墨龙基金就是我们赵家的家族基金,现在是伯韬管理,以后也只会找专业的人来管理,子孙自有子孙福,保证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就好,其余的,继续往下留存,赵家的子孙只享有墨龙基金的小部分分红权,根本不具备管理权。”
霍建宁:“你狠,你牛!我佩服,回头我找伯韬、希尔斯,老袁来商量商量这个问题,别笑老马,你将来也得注意!”
马东波:“唉,莫名其妙地中枪了都,放心我家那小子现在好多了,只是待在振夏安保不愿意回来了都。”
赵政:“好了,我们现在来说说振夏重工的问题。振夏重工现在不缺技术了,缺人才,虽然鲍曼和威尔教授很辛苦地从阿根廷帮我们带回了不少德国的老工程师和高级技工,但是杯水车薪,而且这些老工程师和老技师对目前的前沿技术缺乏了解,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来。
但是振夏汽车和合众客机公司没有办法等,我的想法就是,成立一个零部件采购中心,由曾俊明来负责,一个技术专利采购中心加一个零部件采购中心,他应该忙得过来。”
马东波:“这个主意不错,老板你是见不得有人偷懒啊,原来小曾可是清闲得很啊。”
“哈……哈……”
赵政:“老马,让振夏安保加快点全球人才挖掘的速度,振夏重工我们已经砸进去了70亿美金,钱多钱少是一回事,现在几乎是全球各大财团和豪门家族,甚至于有一些国家政府,都在等着看我们振夏重工的笑话,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争一口气,振夏系不会输于任何人,尤其是振夏重工更不会。”
“啪啪啪……”
赵政挥了挥手道:“和高科技行业一样,所有重工业技术,都放在新成立的振夏重工研究院,行政院长为张颖,主要就是做好行政后勤工作,副院长暂时为鲍曼和威尔教授,每人在振夏重工研究院占股3%,张颖占股1%,墨龙基金占股10%,其余股份暂时先都放到离岸公司名下。
朱俊曾经说过,重工业的基础是材料和工具,这个观点一针见血,对目前振夏重工而言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材料,工具我们又德国的旧机床,我们已经改造成功了,多轴多联动高精度,要想自己再造出来,还是缺乏材料,耐磨、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我们没有,所以我给振夏重工的期望是3年内,材料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
有一点我们很占优势,国内的稀土矿藏,我们要采购,我想国内应该很是欢迎的,剩下的就是试验,不断的试验,先从我们现有的工程师里面挑,我就不信没有精通材料学的。”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