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出道即是巅峰1979 >第219章 更换助理 重工布局

第219章 更换助理 重工布局(2/2)

 推荐阅读:最强皇妃:炮灰逆袭手册少年杳杳而来修圣纪伪妆记第五任县委书记修仙之佛道可灭晚安,神君大人鸾鸣仙穹重回九八,小财女追夫养崽崽重生之现代复仇联盟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忙忙碌碌了20多天,振夏实业、振夏重工新品发布会暨港区首届电子消费展览会,即将拉开序幕,为了电子消费展,振夏系在全球各大媒体平台前后砸进去了上亿美金的宣传费,原先的广告宣传语中并没有振夏重工的存在,距离港区电子消费展1周的时间,振夏系才通知合作的媒体临时更改了宣传内容。

不管是振夏银行取得港币的发钞权,还是振夏重工要发布新品,这两条信息都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尤其是竞争对手、明面上的盟友和众多的其合作商,甚至于祖国国内高层、苏盟高层、大英高层和北美高层等等政府高层也都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振夏系,更多的是振夏重工。

振夏银行取得了港币40%的发钞许可,这就意味着振夏系在港区真的是土皇帝般地存在,港区的经济,港区的发展,港区民众的生活,等等港区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振夏系的影响,而且影响深刻,加之振夏系前期在港区收购了那么多英资集团,可以说港区的经济领域,华资已经取得了对抗英资的绝对性胜利。

当然还有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却不这么认为,不管是振夏系各集团公司还是振夏银行,股东构成都比较复杂,而且大部分股份都是属于一家又家离的岸公司,因而振夏系究竟是外资还是华资,还有不少不明就里的专家在媒体上争论着。面对媒体这样不明所以的纷纷扰扰,振夏系一概不予评价,要的就是非议和神秘感,那样才有助于加深振夏系在港区甚至全球民众中的印象,毕竟这一年来振夏系所有的电子工业产品的消费者才占了全球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几,因而面对这样的非议振夏系还求之不得呢。

前期振夏重工在全球很多国家大肆采购技术专利和技术授权,因而振夏系接下来要重点发展振夏重工,很多有心人都能猜到,不过谁想也不会想到,这才多久,振夏重工就有产品要发布,重工也与电子工业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尽管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振夏系电子工业的产品创意及销售神话会延续到重工业产品上,可难免心里还有丝丝的期待,如果振夏系在重工业方面也能取得一定的创意突破,这将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回暖注入一针强心剂,毕竟重工业有所突破会影响到的太多的行业,对于以创意见长的振夏系,有些人确实满怀期待,特别是那些处于低谷或破产边缘的重工业企业;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等着看振夏重工的笑话,即便振夏重工再怎么厉害,即便那些德裔老头子技术水平再怎么高,也不可能让振夏重工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什么具有行业颠覆性的产品,振夏汽车,振夏客机,振夏直升机……别开玩笑了,就算是设计图纸估计都没有可能这么快出来,直接采用原数据生产,按照振夏系的风格绝对不可能做这么跌份儿的事情,何况振夏重工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完成,很多设备还没有安装调试呢,振夏重工又能生产什么,他们这些人觉得振夏重工是在哗众取宠,博得别人的眼球……

至于振夏传媒更名为凤凰传媒且和北美迪士尼电视网一起信号上星,除了普通的民众和电视台(网)忠实的观众,并没有过多的吸引到格外的关注。

汇丰银行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振夏银行的资产证明,只是看了振夏银行的资产证明以后,汇丰董事会成员和沈壁都如同吃了苍蝇一样膈应,首先他们知道振夏银行的资产证明水分太多,但又无可奈何,最关键的是振夏银行投资的企业里面居然没有振夏系的核心企业和机构,如振夏投资、振夏科技研究院、振夏重工研究院、振夏半导体公司、凤凰传媒集团和振夏安保,就连ARM公司都没有,除了一个纯代工的振夏电子和一个只在港区有影响力的振夏通讯,就一个振夏光缆还确实很值钱,更可气的是,很多看似估值很高的企业,振夏银行只是占股很少,其余主要股份都分散在欧美财团和RB财团手里,对汇丰而言意义不大,汇丰对于高科技,对于网络,根本就不了解。

可是他们汇丰是没有办法更没有勇气去对振夏银行的这份资产证明提出置疑,就说振夏银行最小估值的一个投资公司,宝源财务公司,因为振夏银行的入股,宝源本身的市值可能还低估了,这里面不含有任何水分,嘉道理家族和渣打银行汇丰或许可以不在意,但股东里面还有一个施罗德家族,这就不是汇丰能惹的存在。

施罗德家族是欧洲古老而庞大的贸易家族之一,如同中世纪的巴尔迪(Bardi)、佩鲁齐(Peruzzi)家族,以及15、16世纪佛罗伦萨的美第奇(Medici)家族一样。

施罗德公司(Schroders plc)被认为起源于1800/1804年。1802年,17岁的约翰?海恩里奇?施罗德(Johann Heinrich Schr?der)从德国汉堡去了英国伦敦,加入哥哥Johann Friedrich创立的公司 J.F.Schr?der & Co,并在1804年成为公司合伙人。那时的公司主要从事糖贸易,并开始转为贸易金融。

1817年,两兄弟分家,1818年, Johann Heinrich Schr?der在汉堡、伦敦和利物浦分别以他自己的名字设立了三家公司,成立了J.Henry Schroder & Co。

在最初的一个世纪,施罗德公司主要为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提供资金,并为铁路、港口和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开始进入债券和企业融资等新领域,使得这家小型的英德贸易公司,逐渐变成欧洲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之一。

1895年, Johann Heinrich Schr?der的侄儿,Bruno Schroder加入(他成为此后施罗德发展的重要家族成员领袖,1910年 ,约翰离世,Bruno继承公司管理的角色),而那时的伦敦,正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1914年,Bruno加入英国国籍,并在英国获得执照。

1923年,施罗德在同样崛起的纽约成立了一家商业银行—— J. Henry Schr?der Banking Corporation(简称 “Schrobanco”);并将美国和拉丁美洲业务转至分部,在华尔街首次上市。

1924年,施罗德成立了第一个投资信托,开始为客户管理投资;1926年,公司正式建立了资本投资业务并开设资产管理部门,这在当时的伦敦,也属首创。

1929年,美国分支从华尔街的股灾中存活,并独立发展银行业务,度过二战。欧洲在1931年也爆发了金融危机,再加之二战等,施罗德有很大一部分资产冻结长达二十余年。

1950年代,施罗德母公司业务得以恢复,并重新成为伦敦的领先商业银行;1957年,公司将名字“Schr?der”英语化,改为“Schroder”,并将合伙制改为公司制,1959 年登录伦敦证券交易所。

1970年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如港区、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瑞士等地,都有了施罗德的足迹。

估值1个亿美金宝源财务有限公司30%的股份是没有水分,但这只是振夏银行投资项目中估值的最少的项目,其余的每一个投资项目,占股估值都是25亿美金以上的,而且共同参与项目合作的企业基本都是北美、欧洲和RB的顶级财团或者大家族,振夏银行的这份资产证明,都是那些大财团和大家族旗下银行或者投资公司至少3家共同出具估值的证明,就连振夏银行占股的振夏系的集团公司估值证明,都是如此,他们如何去重新评估。

尽管汇丰知道很多项目估值水分很大,可让现在的汇丰怎么可能有勇气和实力去提出疑义,而且振夏银行能拿到这样的资产证明,就说明振夏系跟这些顶级财团和大家族的合作已经很深很复杂了,汇丰想要撼动振夏系,谋夺振夏银行的股份,必须得从长计议了。

沈壁很不甘心,非常不甘心,为此他还特意飞了一趟RB,对RB六大财团都进行了一一的拜访,RB人可不傻,不仅不傻还很精明,只提入股汇丰的事情,其余只说等入股了汇丰再议,百年汇丰品牌在东南亚的影响力,RB这些财团可是眼馋得很,如果振夏系是老虎,那么RB这些财团就是豺狼,汇丰如果允许RB这些财团入股,或许对于汇丰来说还真是引狼入室,不过就这一点不仅汇丰的股东们不会同意,大英政府恐怕也不会允许,RB人不可能傻傻地给汇丰注入千亿资产,就算RB人注入了千亿资产肯定也会学振夏系,采用拉高公司估值的做法来操作,到最后汇丰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极大可能会丧失控制权,这将可能真正地让大英政府丧失港区的金融控制权。

沈壁虽然对振夏系恨之入骨,但是他不是那种为了报仇而不记后果的人,而且欧美人共有的特点是,没有利益的事情不会去做,不会为了报仇而丧失理智的,一切的选择只会先从利益出发。

况且沈壁明面上已经离开了汇丰,如果他不能给汇丰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汇丰以后都有可能不再采纳他的任何建议,最后沈壁只能悻悻的离开了RB,至于再去向加利福尼亚财团寻求合作,沈壁想想还是算了,加利福尼亚财团估计舔伤口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继续支持汇丰呢,沈壁内心深处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和无力感。

振夏银行和汇丰之间的较量,一切如赵政所料地发展着,北美其余的那些财团和大家族,刚刚从加利福尼亚财团身上割下了不少的利益,现在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既得利益的好时机,怎么可能和小小的汇丰达成合作,而且和一个全球化的振夏系,一个不断进取的振夏系,一个时不时就给他们带来不菲利益的振夏系合作,可比跟汇丰合作所能收获的利益要大得多;

RB那些财团是不可能把现有的优质资产注入汇丰银行而扩大汇丰的总资产来实现和振夏银行换股的目标的,把资产注入汇丰,再和振夏银行换股,那就是给振夏系一个渗透他们RB财团优质资产的机会。

而且按照赵政的行事风格,赵政搞不好会借此机会跟北美那些财团和家族达成利益交换,到时候搞不好渗透入RB财团的势力不是振夏系而是那些北美财团和家族。RB财团现在越来越想摆脱北美财团和家族的束缚和压制,怎么可能再给北美财团和家族渗透的机会呢。

RB财团如果仅仅是以现金形式注入汇丰银行,他们觉得振夏银行又不值那个市价,吃亏的还是他们RB财团,既然没有办法花很小的代价渗透入振夏银行,那就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入股汇丰,但RB人也很清楚,汇丰董事会未必会同意,大英政府更有可能不批准,不过这还是取决于汇丰的态度,汇丰如果愿意他们入股,汇丰肯定会搞定行政审批的,不过按照赵政对大英政府的了解,RB人也只能是想想罢了,RB这个民族孕育了RB人一直拥有着赌徒的心态,RB人不管在哪里,不管对什么样的项目,一直企图用最小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花费太大而利益不足,他们根本就不会出手。

就在振夏新品发布会暨港区首届电子消费展览会即将召开前3天,汇丰又出了一记昏招,让人暗中把振夏银行的资产证明和明细透露给了全球很多媒体,振夏银行一时间又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振夏银行被全球的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1980年的千亿美元级银行,而且还是一家未上市的银行,更是一家成立了才一年的银行,饱受非议是肯定的,不过对于振夏系而言,还真没有感到恶心和如临大敌。

振夏银行的资产中的水分,欧美各大势力都很清楚,这样的充满水分的资产评估报告就是出自于他们其中很多财团和家族下属的金融机构之手,对此他们只会更轻视振夏银行,根本就不会产生觊觎之心;

另外赵政一直对振夏系核心层灌输的思想就是,有争议与非议,就有热点,就有流量,就有关注度,虽然振夏银行的风头一时间盖过了港区首届电子消费展的热度,但是适当的引导,还能让振夏系省去不少宣传经费,果不其然,在迪士尼电视网在阐述振夏银行和振夏电子的关系适当地引导之后,振夏新品发布会暨港区首届电子消费展览会的热度再次被提升了一个高度,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那些欧美财团的发力,都被汇丰打脸了,不打回去岂不是让人觉得他们好欺负。

舆论在很短时间内风向的转变,让汇丰管理层知道他们又走了一部臭棋,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汇丰这一昏招有打脸那些出具振夏银行资产评估报告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嫌疑,还有挑衅港区金融管理局和立法局权威的嫌疑,进一步坐实了汇丰不把港区总督放在眼里的坏名,看来汇丰未来的路有些难走了。

汇丰管理层往外向媒体捅咕消息,沈壁事前并不知道,当沈壁知道以后内心的无力与无奈感更深了,还真是一群猪队友啊,振夏银行的资产证明报告和资产明细,本来就属于政府保密文件,除了汇丰用不光彩的手段得到过,根本就没有可能外泄到全球媒体手中去,汇丰这样的做法还真是一举三得地得罪了一大片,或许百年汇丰是傲慢与目中无人习惯了,汇丰在港区这么多年,眼光和格局受限太厉害了,傲慢无礼的汇丰,如果再不做出改变,或许真的有一天会总结在振夏系手里,可沈壁自己在振夏系面前接二连三的吃瘪,导致他在汇丰内部影响力直线下降了。

即便局势如此,沈壁还没有死心,他觉得自己需要进一步去深度了解振夏系,知己知彼才会百战不殆,虽然他已经尽量去高估振夏系,但还是估计不足,振夏系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和庞大,还真是一个商业神话,败在这样的神话企业手里,不冤,不过心中还是不服,必须找到振夏系的弱点,找到振夏系的命门所在,争取在下一次针对振夏系的行动中,不谈对振夏系一击必杀,至少也要让振夏系不死也要脱层皮。

对于汇丰跟RB人勾结起来挑衅振夏系,预谋夺取振夏银行的股份,赵政本来准备了不少后手,但完全没有用到,这让赵政很是失望,只有后手里才暗藏杀招。

尽管振夏系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尽管振夏系一直是被挑衅和弱势的一方,尽管汇丰本就不是很受港督府和大英政府的待见,可赵政想做出一定的反击并不容易,毕竟赵政和赵政的振夏系在港督府和大英政府眼里一直都是二等地位。

原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反击机会,不过现在不同了,汇丰一记昏招,得罪了欧美几大顶级财团,得罪了RB财团,得罪了港区总督府,得罪了大英政府,适当的做出一点不过分的反击,还是可以的,当然这是电子消费展结束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对于赵政,对于振夏系,甚至于对于港督府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举办好电子消费展。

<!--17K::-->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