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国内代工的单兵普通军工产品,全部是赵政准备为振夏安保特勤小组的装备的,那些单兵武器前世都是经过实战考验的,特别适合非洲、中东沙漠地区使用,即是为港区的振夏安保特勤小组准备的,也是为将来非洲和谐佣兵团准备的。
振夏安保的特勤护卫小组,即将改编为12人一个特勤小组,因为振夏汽车设计的战地防弹运兵车,长度5.9米,宽度2米,轴距3米,高度1.8米,离地20mm,马力150PS,最大功率120KW,V6涡轮增压柴油版,最大转速3200RPM,中置四驱,通风盘式刹车,5档手动,150L油箱,全包围防弹效果,防御12.7MM机枪弹问题不大,带密闭空调通风过滤系统,连驾驶员副驾驶刚好能容下12名特勤。
特勤组人员组成重新划分为:突击组,突击步枪手4人,加轻便散弹枪4把(外购);
通讯兵1名,配突击步枪,外加一部信号加强型卫星电话;
火力支援手2名,单兵前卫防空导弹兵1名,120mm火箭筒手1名,2人均配卡兵枪;
远、近程狙击手2名,配卡兵枪,再各配1名副射手,配突击步枪;
卫生兵1名,配卡兵枪;所有枪械都配备全息瞄准镜、配套夜视仪、激光瞄准具等。
每组特勤全身沙漠迷彩,即将装备超分子量纤维的避弹背心,头盔,护腿、护膝、束腰、围脖,军靴,护目镜,统一多功能载具:配有进攻手雷2枚,防御手雷2枚,闪光1枚,烟雾1枚,5.8mm口径手枪1把,热成像仪,高标号合金匕首等;
战术背包,水袋,食物袋,睡袋,照明设备等;当然除了远程狙击步枪子弹外,其余枪械弹径一样。
每组特勤配备一部信号加强型卫星电话一部,同时带有便携式通讯功能:10公里范围内的无线单兵通话器,。
赵政原来是想过配备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但想想非洲和两伊战场配备的坦克状况,赵政暂时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而且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后面再立项研发也不迟。
除了特勤单兵武器设计图纸和参数要求以及配套的多种子弹、枪榴弹生产要求外,密码箱里还有一份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设计图和参数要求,当然这也是赵政借鉴了前世一些经典导弹稍加修改设计的。
赵政记得前世R-77空空导弹研制最初的目的是苏盟为了对抗北美的AIM-120空空导弹,其综合性能与AIM-120相当(苏军方则称其性能略优),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中距空空导弹,可打击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和巡航导弹等各种空中目标 。
R-77空空导弹由苏盟锦旗设计局于1982年开始研制,是该设计局研制的第四代中程空空导弹,1992年服役,1994年定型,供苏-27、苏-30、苏-35、米格-29M、米格-31M和雅克-141等4+代改型战斗机与第五代战斗机使用。
R-77空空导弹的设计概念是导弹弹体要小,弹翼不需要大。锦旗设计局与NIIAS合作后,NIIAS在计算机辅助下提出几项重要设计,首先,新型导弹弹翼面积要小,这样既能减少重量又能减少黏滞阻力。另外,提出最特别的网状尾翼,因为网状尾翼控制性能好、重量轻。之后参考第五代战斗机的弹舱尺寸、载弹需求后,进一步将弹翼由小三角翼换为低展弦比长方形翼,网状尾翼也设计成可向前折收式以便置于内弹舱,导弹构型至此大致抵定。
R-77空空导弹 装备杆状定向破片弹头,抗地面杂波能力强,可以打击低空的巡航导弹及飞机;对战斗机类目标的单发杀伤率为0.7至0.8 。R-77导弹射程范围300米至100千米,300米是指追击时最小射程。迎头最大射程根据操作条件不同,有50、60、80、100千米等数据,60千米以下的数据为引导头探距的3至4倍左右,为发射后不管模式时的最大射程;而80千米与100千米则必然是与数据链指令制导搭配后的射程。最大射程通常成立于高空、迎头条件下,并非任何时候都可发挥。R-77在最大射程60千米时,追击射程20千米;最大射程80千米时,追击射程25千米,低空最大射程20千米
R-77空空导弹在攻击开始阶段需要载机雷达截获目标,目标数据由载机传递给飞行中的导弹引导它接近目标需要,最后15千米飞行则由交由弹载主动导引头 。
R-77导弹的主动雷达引导头工作于J波段(10至30GHz,即波长1至3厘米),早期用9B-1348E引导头,对RCS=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0至15千米,长604毫米重16千克,口径200毫米,采用机械陀螺所以热机时间较长(2分钟),且不采用可程序化设计因此无法以软件提升性能。
振夏系完全有能力把机械陀螺仪改为电子陀螺仪,而且完全可以采用程序化设计,赵政设计的R-77完全可以根据芯片和软件的升级,来提高性能,这是为三代墨龙准备的空空导弹。
三代墨龙的空地导弹赵政选择了北美AGM-65F导弹,既可以红外成像制导,又可以激光制导,全长:250厘米 直径:30.5厘米 翼展:71.9厘米 总重:136千克 最大射程:27千米 最大速度:1马赫,战斗部也换成了“多功能战斗部”(类似国内后来的PF98使用的多功能弹,将破甲射流、高爆和钢珠霰弹整合在一个战斗部内),打击对象变得非常多元化,碉堡、步兵、车辆、坦克,甚至还有小型舰船都可以用它打击,可谓是真正的“通用空对地导弹”。
制导部分完全可以由振夏军工自己来完成,不是赵政不愿意这个时候把技术交给国内,而是国内这个时候还处于跟北美蜜月期的开始,就怕万一泄密,二来这些制导系统的改造需要一定的实验,算是非成熟的技术,赵政也不敢让国内军工部门承受损失。
至于一代墨龙和二代墨龙,赵政准备直接采购苏盟和北美的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回来改造,墨龙战机早晚肯定要出世,出道即是巅峰,一旦墨龙战机出世,为了技术,那么不管是苏盟还是北美,肯定愿意卖给振夏系普通的空空、地空导弹的。
除了特勤单兵武器,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的设计图纸参数要求外,密码箱里还有一份红旗2型防空导弹1000枚的采购订单和各500枚不同的改造方案。
红旗2防空导弹,是苏盟萨姆-2防空导弹的仿制升级版,刚刚列装,就击落了U2侦察机,更是击落过高空无人侦察机,连米格-21都击落过。
国内的地红旗2型防空导弹估计有近两万枚的库存,赵政一方面是想把地红旗2型防空导弹改造成短程弹道导弹。
地红旗2型有2大先天改造优势:第一是射程,地红旗2是一种全球最早大批量装备的大型防空导弹,其完整的弹体全长高达10米有余,对比的所有区域防空导弹都明显更大,巨大的弹体装填的燃料较多,而且是2级推力体制,导致这种导弹的垂直射高3万米以上,专门打高空侦察机为主。
3万米的射高超过了北美爱国者等现役大型防空导弹的作战上限,而能飞到3万米以上的导弹,如果修改弹道,改为先爬高再俯冲滑翔的模式,那么最大的对地射程会确保在200公里以上,极限可以接近300公里,而国际条约中可以公开出售的导弹的最大射程就是280公里,地红旗2改装成功后恰好合适。
第二个优势,就是红旗2的战斗部全重高达195公斤,内部装填高爆炸药135公斤。一旦爆炸,不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上,杀伤威力都很大,巨大的战斗部也有直接升级成短程弹道导弹的潜质。
防空导弹改造成对地导弹,制导部分修改,发动机不需要改动,弹头需要修改,惯性制导,末端采用雷达制导,可以增加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样精确度会进一步提高,而且不对空还可以拆除其中原来的电源系统和制导系统,继续增加燃料或者战斗部,除了可以对地改造,
另一方面赵政还想挖掘红旗2号的防空潜力,毕竟振夏系的电源系统和制导系统,比国内要先进许多,体积也要小很多,所以不管是增加燃料还是战斗部都是可行,而且经过计算机系统控制的飞行速度和燃料消耗比,还可以增加红旗2的飞行速度和精准度。
赵政之所以下这份订单,一方面是用来作为将来和谐佣兵团在非洲驻地最后的对地对空防御手段,另一方面就是冲着中东、两伊和非洲市场去的,地红旗2型防空导弹整个制导系统是可以改进的,振夏系完全有这个能力,前世国内21世纪之后,也有想过对库存的红旗2型进行改进,可是那时候地红旗2型已经落伍太多了,不过现在80年代刚好合适。
甚至于整个振夏系其余人都不知道,赵政已经命令李军带着绝对的心腹,在振夏安保新基地的山区里在开挖和施工地红旗2型的安置点了,或许在港区也布置40-50枚地红旗2型防空导弹,赵政这个一直缺乏安全感的家伙才会感到心里踏实许多,当然港区的对地防御就不需要了。
赵政:“最后,天帆和伯韬,明晚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战斗就要打响了,做好心里准备吧,明天晚上我会陪你们一起度过。”
袁天帆、梁伯韬:“好的,老板。”
赵政:“现在散会,回家早点休息。也许未来的2个月内,振夏系的资金实力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大家加油。”
“是……”
除了振夏系突破性的技术,赵政还担心振夏系在期货市场的高额收益,早晚有一天会被曝光出去,虽然现在潜伏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资金,是转了几道湾,从港区到离岸公司,再到北美,从北美到RB,从RB再到离岸公司,再到瑞银,最后再回到北美,但还是架不住有心人去调查的,不过还是能够隐藏一段时间的。
在食堂吃了点不是夜宵的晚餐,赵政决定今晚还是回家,因为爷爷奶奶即将回内地,有一段时间会看不到了,能多陪陪两位老人也好,到家已经半夜12点了,除了安保,所有人都睡觉了,赵政匆匆洗漱了一番,继续在书房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