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玄悲的经历,只有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传奇,如同小说主角一般的经历。
这时,真妙他们一群人过来,玄痴也到达,还有许多达摩堂的弟子,他们小组被玄痴带回去,一番细节盘问之后,放他们各自回去休息。
一夜无话,早早睡着,第二日,玄心便满脸笑容的过来,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三日后挑选弟子,唐宋孟奇真慧三人,赫然在列,准许参加。
孟奇兴奋了几日,每日都在憧憬是何位高僧收他为徒,传他神功妙法,白衣长剑,拈花微笑,一句阿弥陀佛,令江湖勃然色变。
想着想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每天都是格外有干劲,眼巴巴盼着日子早点来临,好在时间不会停留,这一天终究到了。
“你是真慧,可愿拜我为师?”
玄悲一脸笑容,看着真慧,显然这位大智若愚的小师弟,深的佛家智慧。
“弟子愿意,但有一个请求。”
真慧眼睛瞅瞅一脸兴奋,左顾右盼的孟奇,又咬牙看着眼前的玄悲,纠结的说道。
“何种请求,竟可说来。”
玄悲并不讨厌,他半路出家,对于这种真性情反倒有些欣赏,这是为数不多的童真。
“求师父也收真定师兄为徒吧。”
真慧看似呆呆傻傻的,其实自有一股智慧,这不,就将师父已经叫上了。
正在左顾右盼的孟奇,如同雷击中,瞠目看着真定,想不到他会提出这种要求。
他正要拒绝,多谢小师弟的好意,这么多和尚,越老越厉害,他已经盯上了一位,比如那位形如枯木,眉须皆落的老僧。
理想很美好,现实往往很残酷,他盯上的那位无眉老僧开口。
“玄悲师侄,你收真慧自无不可,但是真定……杂役院时,性子跳脱,机心甚重,武僧院时,恃强凌弱,成为一霸,但念在立有大功,任其挑选一门蓄气期武功即可。”
恐怕孟奇也没想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便是如此形象,归根结底有几点原因,一是身世背景复杂,来寺时日尚短;二是人设印象,偏见一开始,后面一举一动皆带偏见。
“无思师伯,真定武僧院之作为,乃是真量欺人在先,示范不良,引其学习,后手段有错,但本性不坏,况且年级尚小,无人教导,自是随性妄为,有所偏颇,师侄愿担教化之责,引缘度化,以证佛门慈悲之道,还望师伯成全。”
玄悲开口,为孟奇辩驳,隐含硬收决心,话到如此,大厅顿时一阵沉默,孟奇直觉自己仿佛在等待审判。
“玄悲师侄,日后须担得这份责任,边如此罢。”
无思一锤定音,玄悲的师父是无空,正是他的师弟。
“真玉,你天资绝世,生有宿慧,从小便是在少林长大,不如也拜入玄悲门下,你意下如何?”
无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唐宋也弄到玄悲门下,这样以后真定破门出寺,有唐宋这个天资卓越之辈,自可减轻惩罚。
“弟子愿意!”
唐宋开口,能学到神功绝学即可,拜谁为师,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