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您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您,本来就不知道您的快乐呀;您本来不是鱼,所以,您不知道鱼的快乐,这道理很完备了。”
庄子说:“咱们现在把刚才的讨论捋清楚吧。您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这话的意思就是已经知道我懂得鱼的快乐,所以才这样问我;我就是在濠水上知道鱼的快乐的。”
“儿子,这故事有意思吗?”赵佶问道。
“争论这样的事,实在是太无聊了!” 赵桓很认真地说。
赵佶摇了摇头,觉得这个儿子实在是太没情趣了。后来,他还发现这个儿子不但一点艺术细胞也没有,对女色也不大感兴趣。
历史还真证明了这一点。赵桓只生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史书有记载的),连他老爹的零头都不足。
赵佶最喜欢的儿子是三子赵楷。
赵楷不但长得像老爹,性格和爱好也特别像,文采确实不一般。
他用化名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才将实情告诉了老爹。
赵佶在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有一阵子,赵佶着重培养赵楷,将其提为“提举皇城司”。用现在的官来比较,就是首都的卫戍区司令……
耿南仲等慌慌张张跑回东宫。
“太子,大事不好!” 耿南仲并非夸张地说。
“又怎么了?” 赵桓有点耐烦。
“郓王赵楷闯宫!”
“竟有这事儿?!”
赵桓惊诧,他知道此人在父皇心中的位置。升迁速度之快,是其他王子不可相比的。崇宁元年(1102年)二月,赐名赵焕,授检校太尉、奉宁军节度使,封魏国公。八月改名赵楷。十一月,改镇安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密郡王。
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镇东军,守司空,进封嘉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官名,改授太保。六年(1116年)二月,迁太傅,武宁、保平军节度使,徐州、陕州牧。八年(1118年)闰九月,迁荆南、宁江军节度使,江陵、夔州牧,进封郓王,仍提举皇城司。出入大内,不论早晚,于外第作飞桥复道以通往来……
从某意思上说,赵楷就是候补“太子”。
“太子,趁着皇上还没有改变主意,马上登基吧。‘龙位’可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呢!不能当皇帝的太子,命运都是很惨的!” 耿南仲跪下说道。
“马上去垂拱殿……” 赵桓这回可真急了,起身就走。走得太快,甩掉一只鞋子。
一边走一边想,如果再不上位,就“拿冒了”。若是赵楷当了皇上,以后当王都难了,弄不好小命都会没了。只有当了皇上,赵楷的命才能捏在自己的手上……
闯宫的赵楷终于进了宫。不过,没能当上皇帝,跟在大臣及弟弟们在一起跪拜新皇帝赵桓。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一个历史上极其短命的皇帝,龙椅刚刚坐热乎,就当了阶下囚。
请看下回——271儿子上任发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