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又看了看了,比划着,觉得跟“锡茶壶”有点不一样——
鍚—荼—壸
“这三个字的读音为‘阳—图—捆’。‘鍚’是战马上的人铃铛,‘荼’是如火如荼的荼,壸指的宫中小路。”
“说得太对了!”老头握着对方的手,“你是何方神圣啊?”
“老先生,我不是什么神圣。我叫赵明诚,喜欢‘金石’而已。”赵明诚谦虚地说。
“走,去我家!”
老头不由分说,就将赵明诚住家里拉,说什么也要请他吃饭。老头告诉赵明诚他叫白小帆,是白居易的后代。吃完饭,又送赵明诚一份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
赵明诚除了留下一点碎银子,把身上五十两整银子,全给了老先生。骑马往家飞奔,等到家已经快子时了。
李清照见丈夫从包袱里掏出两样“好东西”,就知道这两个月的俸银全都没了。倒也没怪他,直接拿过宝物观赏。
“壶上有‘鍚荼壸’三个字呀!”李清照笑说。
“你倒没读成‘锡茶壶’。”赵明诚笑说。
“你当我是村妇呀?!”
赵明诚将路上故事说给夫人听,李清照笑得前仰后合。又细看那壶,又发现了字,很小刻在壸嘴的下方上——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野春佳句,宜家长喜。
“这说的是顾况和白居易的故事呀!”夫妇同时说道……
他们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收书画拓片的任务既已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
李清照的性格有点急,有时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赵明诚就会批评,并责令她揩完涂改。每每这时,丈夫就变得有点像“暴君”了,夫妻二人会闹出点小不愉快……
收集整理金石,既费事,又费钱。李清照特别能吃苦,为了攒钱,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可是,遇到诸子百家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版本不假的,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
他们收集的《周易》和《左传》,原有两个版本源流,文字最为完备。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夫妻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声色犬马之上……
那段时间,他们差不多过着“学者”般的生活。赵明诚除了为官,将业余时间全用在金石研究上。他有一双慧眼,一下就能看出真假,在李清照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金石录》是一部伟大的着作:收藏的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金石拓片二千种,目录10卷、辨证20卷、跋102篇……
请看下回——297运送书画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