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绝路逢生
“将军,你看这是什么!”之前只和白起过了一招就逃掉的段干子捧着一副马镫与带着马蹄铁的一截马蹄来到了晋鄙的面前。
晋鄙上前仔细看着,顿时幡然醒悟,急忙从段干子手中接过马镫细细查看,忍不住嘴里赞道:“想不到啊想不到,那白起怪不得来去如风,原来是有此依仗!”
段干子兴奋地眼中冒着光芒,等待晋鄙夸赞几句,却只听到晋鄙抬头吩咐:“来呀,将这个送到我帐下,我要好好研究一下。”
段干子顿时在心里只骂晋鄙没有良心,献上这么有用的发现,也不说赏赐点什么,真是为自己的善意感到不值。
安排了三岔口的防御,晋鄙又派三千骑兵对白起进行围追堵截,但他似乎高估了魏军骑兵的速度,只是转眼的功夫,神风营便将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刚开始追就失去了他们的踪影。
这更加让晋鄙认定是马蹄和马镫的作用,将众人抛在了脑后前往中军大营研究两样器物去了。
过了黄河一路疾驰,神风营甩掉追兵,到了三岔路口前休整人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整顿人马拯救伤员。
从晋鄙的十万大军军阵中一路冲杀出来,方洛清点了人马向白起禀报:“什长,我们此役损失了一百八十名弟兄,另有一百六十匹战马陷于晋鄙阵中。”
“可留有活口?”白起急忙问道。
方洛十分肯定地禀报:“不曾!”
白起点点头,对方洛的尽职尽责十分赞赏,于是上前拍着方洛的肩膀吩咐道:“行,我知道了,相对晋鄙的十万大军,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你去为将士们打打气,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士气一定不能受挫。”
“喏!”方洛转身前去赴命。
白起看着方洛离去,转身走到了王翦的身前。
此刻他正枕着一个马鞍,靠坐在一块青石之上昏睡。
身上的箭矢还未取下,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箭还未伤及心脏,正在右胸之上,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行军打仗受伤在所难免,可看在白起眼里却有点心疼。
王翦毕竟还只是一名十一岁的大孩子,就要跟随自己去拼命,若是曾经的救命恩人王莽看到自己的孙子遭受如此待遇,会不会责备王涉这么早就让王翦追随自己。
一切真的如料想一般,那样顺遂人意吗?白起想到这里突然有些后怕,若是王翦真的为了救自己而身死沙场,将来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他的父亲王涉,甚至见了师兄廉颇都难以交代。
白起抬手为王翦擦去嘴角的血痕,让焦赦取来云麓亲手为自己准备的金创药,然后扯开了王翦伤口周围的衣物,将药末均匀撒在王翦的伤口四周。
箭矢为倒刺,一旦取出必定要撕开周围肌肉,这将是人无法承受的疼痛,白起取出青铜短剑,在火上熏烤消毒,等做好了一切准备,便让焦赦托着王翦的头,剑尖轻轻划开了王翦的伤口。
取出箭矢的瞬间,王翦一声闷哼又再次昏死过去,白起连忙将药末均匀洒在不断溢出鲜血的伤口边沿,接过又被烧红的剑身轻轻烫了一下伤口止血杀菌。
这里注定要留下伤疤伴随他一辈子了,在如此恶劣的战场环境下,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对于一名将来必将成为将军的人来说,多一道伤疤就是多了一枚荣誉勋章。
众人看到白起对王翦悉心的照顾,对手下的伤势如此精心照料,纷纷感动不已,打心底里由衷地钦佩这位年轻的将领,感叹着自己没有跟错人,为这样的人拼命瞬间觉得变成了一种荣耀,面前再大的困难都变得如履平地。
“王翦你放心,待你冠礼之时,便是我将毕生所学倾注与你之日,我白起说话算话!”
白起仿佛对着昏死的王翦说着,其内心已经为自己立下了誓约,王翦若是能学有所成独挡一方,也不枉曾经王涉对自己的看重,更重要的是临下山前师尊的教诲,要广幅天音,为黎民请命,还天下太平的大任。
白起站起身来,眼睛看向了即将踏上的魏国之地。
所谓三岔口,地如其名正是通往弘农的三条官道,两边郁郁葱葱皆为荒野树林,骑兵只能顺官道而行。
白起得到的情报只是司马纾带领一千伍卒被困修鱼,但究竟哪一条才是通往修鱼,就只能靠眼下判断。
不过白起对此并不担心,他只是从矮脚马背上取来地图,便一目了然地明白了该何去何从。
依照地图所示,面前三岔口,中间大道是通往魏国大都弘农,左侧通往楚国新城,右侧则是通往与韩国交界的伊阙,修鱼则在伊阙的分道上。
三条大道通往三个方向,一旦走错便相去甚远。
但白起推断,无论弘农还是伊阙,魏国一定会沿途增派驻军进行阻拦,若是硬闯定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但若是绕道自己这些人马还未带粮草,没见到司马纾恐怕已经饿死半路,所以一定要有万全之策方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