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李嵘的嘱托
公孙喜眼看大局已定无力回天,长啸一声,不甘心地举剑挥砍,可是一切都是徒劳,落得满身伤痕,几乎成了血人。
“传我的命令,活捉公孙喜!”白起一声令下,秦军纷纷附和。
“活捉公孙喜!”
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传遍了整个战场。
放眼望去在战火的照耀下处处都是韩军的尸体,唯独公孙喜立于战场上被秦军重重包围,现在的他想要逃脱都已经来不及,只有死战让众人无法近身。
之所以留下公孙喜,白起是有自己的打算。
只要活捉了主帅,整个韩国都得向大秦低头,白起可以坐地起价向韩王索要更多的赔偿。
让公孙喜活着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公孙喜左右无法冲出,似乎终于明白了白起的意图,他索性停止了挥砍,仰头悲呛一声大喊,最后凄然一笑。
这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无奈,落得如此局面,就算回到了韩王面前又能怎样,自己有何颜面苟且在天地之间。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都逃不过这二十四万孤魂的索问。
罢了罢了,时运不济英雄气短,即使长命百岁也不过自责一世,难逃世人谴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心念于此,公孙喜忽然抬起长剑在脖子上狠狠一抹,整个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
鲜血如绽放的红花,在黑夜里独自盛开,唯有公孙喜自己欣赏到了这最后一刻的美丽。
此战,秦军大获全胜!
所向无敌的魏武卒团灭,强弓利箭的韩军亦灭。
二十四万联军全数化为齑粉彻底消失,从此韩魏两国精锐尽失,将再无力与大秦争夺天下。
白起最后清点人马,共损兵力两万八千余人,整整十倍与敌!
如此功绩传入咸阳必将朝野震动举世惊叹,这是怎样的统帅竟能有如此神威建立不世之功。
这一场战斗,必将载入史册,让白起之名青史流传。
公孙喜死后,东进中原的大门彻底对大秦敞开,草草收拾了战场之后,白起令司马靳率万余秦兵留守伊阙,带领其他人凯旋归朝。
咸阳城内迎宾号角悠然响起,秦王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那些原本还嘲笑白起不知天高地厚的众人,如今却换了一副嘴脸,纷纷对白起赞赏有加,恨不得跑上前去为白起拂去靴子上的灰尘。
白起一身亮甲,猩红的披风随风招展,当看到秦王的那一刻翻身下马躬身拜道:“公孙起参见吾王!”
此刻的嬴稷可谓满面春风,连忙搀扶起来朗声说道:“起爱卿快快请起,这一战让你受苦啦。”
白起铿锵有力地回道:“为我王平天下,乃我辈之幸,末将万死不辞!”
“来,寡人先敬你一杯,为将军接风洗尘!”秦王说着一挥手,便有宦官端着一铜盘杯盏送上。
秦王亲自倒上两杯与白起二人相视一笑碰杯畅饮。
一杯酒下肚,文武百官这才在秦王和白起的带领下,朝咸阳宫内走去。
包围在一片夸赞祝贺之声的白起来到华阳宫,秦王也到了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封公孙起为左庶长之官爵,世袭罔替,赞襄国君……”
在秦制爵位中,庶长既是爵位也是官职,分别是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和驷乘庶长。
四个庶长官职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赞襄国君就相当于参政丞相了,而除了左庶长可由外族担任外,其他三个庶长都必是王族才可担任。
这个爵位可谓非比寻常,既是庶长就已经和王室平起平坐了。
在一片啧啧声中白起领下印绶,受封才算正式结束。
只要白起正式升任左庶长,其他如蒙骜白什等众人都可由白起决定如何封赏即可,只需要为秦王写一份花名册,秦王大字一挥,就会有宦官一一核对后执行封赏。
白起犒赏三军整整持续了月余才陆续完成。
直到最后,白起与蒙骜父子加上白什等人一道,带着为李嵘的军功亲自前去太原寻找他的家眷,将一应犒赏送达府上。
当真正找到所谓的李府时,白起才打心底佩服这位陪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兄弟。
朗朗乾坤下,李嵘的府邸却显得破败不堪。
入眼全是简陋的瓦屋和冷清的院落,这是在来之前众人想都不曾想到的一幕。
李嵘自从跟着白起来到秦国之后,被封为公大夫领牙门将军之职一年多都未能得到多少消息,直到白起因功再次引起秦王注意,才特意将他调去迎接。
在与白起相处的日日夜夜,李嵘对家眷只字未提,只是会定时往家里差人送来俸禄。
公大夫一个月三百五十石的俸禄不可谓不丰厚,养上四五口人都完全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