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风雨齐聚,导致土地湿润温度会极具上升,这是蝗虫产卵的必然条件,哎……”
最后的话,白起好像是在跟自己说,只好摇摇头打道回府。
他只需要暂时照顾好武安城的麦田了,那些农民能悟多少,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白起可不想再被这么多人追着问东问西的,有一个司空就已经够他头疼的了,只有自己清净了,才不至于被他们拖了后腿坏了大事。
今年武安城的麦子必须丰收,这是白起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只有丰收了才真正拥有话语权,否则说再多也是白费,来年秦王还能不能再支持千石麦种可就难说了。
农民们对白起的话趋之若鹜,立刻就四散开来寻找苜蓿。
苜蓿是个好东西,是牛羊马等牲畜的最爱,甚至人们也时常采来当佐食拌饭,味道及其鲜美。其主要特征就是繁殖快生长周期短且可持续,所以一到三四月就开始遍地生长,直至八九月都可以采摘。
但众人没有想到,苜蓿还有这个妙用,实在是有些好奇,纷纷极力配合,就等着验证一下究竟有没有白起说的那样神奇,还可以预防蝗灾。
油绿的麦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身为武安城的佃户们却看傻了眼。
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等好事,不用自己亲自动手,那些外来户都抢着帮忙干农活,甚至比给自家田地种地都上心,一个个干的是满头大汗且不知疲累。
也难怪,放眼整个伊阙内外,也只有武安郡是冬种,其他地方才刚刚开始春种,这些外来农户更是等着赶紧学到经验再回自家耕种,当然都是拼了老命地卖力。
千顷麦田,只是半天时间,全部套种上了苜蓿。
接下来距离蝗虫成年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户们这才安心回家种自家的粮食。
在麦子授粉最高峰的四月,再次迎来了一场雨。
雨虽然是纤细如丝,但好歹下了整整三天。
所谓的春雨贵如油正是出与此时的庄稼。
有了春雨的滋润,麦子从耕种到抽穗到授粉再到结穗,全程仿佛都受到了老天的眷顾,妥妥的大丰收就在眼前。
六月,麦田一片金黄,所有人都笑开了眼。他们穷其一声都难遇到的大丰收,即将由他们亲手缔造。
可是唯独白起似乎一直没有放下心来。挤满吩咐各农户尽可能地收集艾草,将之晾干备用。
直到有一天,遮天蔽日的蝗虫出现在天际线,白起终于松了一口气,担心了这么久,总算见到了这批蝗虫的真实面貌,要比想象中的规模小很多。
只要能保住这片麦田,这批蝗虫很可能熬不到秋天的大规模粮食成熟,就已经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假如那些站在田垅上正担心地望着蝗虫朝这边飞来的佃户们知道白起的想法的话,恐怕会惊掉下巴。
“快看,那边有乌云,看来是要下雨了。”
里长望着天边黑压压的一片,手搭凉棚仔细看去。他的脸上逐渐现出惊恐的表情,直到最后一刻才惊呼出声:“不,那不是乌云,那是蝗虫!”
“快叫人,带上所有艾草,准备防御!”
一时间城外人声鼎沸,全部佃户都是全家出动。
就这规模还比他想的小很多,那城主想象的蝗灾该有多可怕?
但幸好有城主的提前准备,所有农户都做好了防护蝗虫的准备。
他们手里拿着晒干的艾草,犹如千军万马前岿然不动的战士,随时等待着蝗灾的洗礼。
“它们来了!”
一声惊呼,各里长此起彼伏开始发号施令。
“点火!”
“呼!”
手中的艾草开始冒出滚滚青烟,散发出刺鼻的味道。
遮天蔽日的蝗虫在遇到这些烟雾时,很精确地形成无数分流躲避开来。
用烟熏的办法,的确是有一定奇效,可是由于他们的身下就是早已发黄的麦田,稍微不慎,就会自焚。所以这是个冒险的举措。
但面对如此巨大的蝗群,只能临时用这种笨办法来防护。
虽然驱散了一部分蝗虫,可是烟雾是往上走的,风一吹就会失去效果。
无数青烟下,仍然会有许多蝗虫奋不顾身地朝麦田扑下。
只要躲过了青烟的骚扰,它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吃掉所有遇见的植物。
这是一场麦子与昆虫,人与大自然的放手一搏,不是你死,就是我忘!
一些人的发髻都已经烧着,可是也顾不上那么多,拼命地挥舞着手中的艾草,想要尽力驱散那些不要命的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