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在做国师的时候,建议汉灵帝开设了东西两厂,直接或者间接死在他手中的官员,其实并不比董卓杀的人少,甚至还更多一些。
那时候的朝中百官,同样都是战战兢兢的,但是却没有人敢说徐康残暴的。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两个字——大义。
当时被东西两厂抓的那些官员,可以说没有一个是清白的,全都是一群贪官污吏,徐康杀他们并非为了私怨,而是为了朝廷。
这是忠!
抓了贪官污吏之后抄家所得的钱,徐康也没有私吞,而是经过张让、赵忠的手流入了国库,而徐康又趁机建议汉灵帝免除天下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是仁!
徐康任护国天师的时候,虽然权倾朝野,却从来都没有专横跋扈独揽朝政,在汉灵帝死后,更是直接挂印辞官而去,对权势毫不留恋。
这是义!
另外,在徐康离去的时候,那张“百万寻母”的告示依然还贴在洛阳的城头,在大家看来,这就是孝!
忠、孝、仁、义,四个字徐康都占齐全了,堪称是为官的典范,天下的榜样,洛阳百姓至今都还在传唱着“徐君”的歌谣。
这样的人,谁敢说他残暴?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然,要说爱戴那也是绝对谈不上的,在徐康离去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暗自庆幸,认为以后不用再战战兢兢的当官了。
但是他们却做梦都没有想到,走了一个徐康,却来了一个比徐康更加可怕的董卓!
徐康抓人还讲究真凭实据,杀人更是押到北市当着洛阳全城百姓的面杀,只要有百姓求情,就能免于一死。
但是董卓却不讲这些。
反对他废帝的,杀!
明里背里骂他的,杀!
偷偷搞小动作的,杀!
杀了当事人还不算完,还得将他满门杀绝才算结束!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面对如此残暴且无法阻挡的董卓,朝臣们开始想念徐康了。
不过此时皇甫嵩因为征讨西凉叛军未归,而卢植又因为反对董卓废帝被罢免,所以他们只能找到了杨彪,请他想想办法。
杨彪也害怕董卓,但是面对大家的请求,他也不好拒绝,于是就对众人说道。
“徐君侯的老师蔡邕是被董卓强征为官的,不如我们一起去求他,或许他能答应。”
闻言,众人纷纷认同,当即就一起去找到了蔡邕,请他写信给徐康,让徐康回来。
蔡邕也知道众人的意思,但是他是个厚道人,虽然是被董卓强征入朝的,但是董卓却很敬重他。
他刚一到,董卓就封他为代理祭酒,之后三天之内,便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后来又被封为巴郡太守,可以说是非常受重用了。
而且之前卢植因为反对董卓废帝,差点被杀掉的时候,董卓也因为他的求情而网开一面,这份人情,蔡邕心里还是记得的。
所以现在听到大家让他把徐康叫回来搞董卓,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抵触的,感觉这样对不起董卓。
杨彪知道他的为人的,所以也猜得到他的想法,于是就继续劝说道。
“伯喈兄啊,我知道你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但是董卓却不是,你的女儿蔡琰马上就要十五岁了,我听说董卓有娶她做妾的意思,你难道就不为自己的女儿考虑一下吗?”
“这……”
涉及到自己的女儿,蔡邕顿时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