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收下吗?”刘氏见女儿回来问。
樊九颔首,将方才自己说的话转达了一遍。
刘氏闻言满意。
要说她这几个女儿之中,就属樊十一和樊九最为乖顺听话。现在大女儿和二女儿樊十出嫁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樊九了。
樊九今年十四,已经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乡下姑娘很多都是十三四岁议亲,在家缓一年出嫁。
樊九知道她爹娘最近在替她物色人选,故心里头有些焦躁。
若是以前,她觉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没什么好争辩的。可如今,她心里却有了疙瘩。
特别是看到同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姐和二姐出嫁后的差距,她便对自己未来的夫君有了期许和害怕。
樊九并不期望自己能嫁给家境殷实的人家。只希望能像大姐樊十一那样,嫁个懂得呵护疼爱自己的夫君。
可要想遇上大姐夫那般宠溺妻子的夫君,恐怕有点儿难。
正是明白这一点,樊九才对议亲一事有些抗拒。故做晚饭时,刘氏突然提起此事,樊九兴致缺缺。
依刘氏的意思,是想早些给女儿定下门亲事。
这样一来不用急着嫁出去,也好有时间了解男方那头的为人。
实在不行,到时候还可以退亲,总比急急忙忙定下,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又急急忙忙出嫁要好。
刘氏这是被樊十的事给吓怕了。虽然她表面上不再与樊十那个女儿来往了,但她这个做娘的心里,其实还是很心疼女儿遇人不淑,故才在樊九的亲事上多留了几分心思。
“阿娘,我还小,不想这么早定亲。”樊九道。
刘氏只当女儿性子腼腆,不好意思谈论自己的亲事,便将自己心里头的想法与樊九说了一遍。
“我和你爹也是为了你考虑。这事也不急,不过既然有媒婆上门了,我这个当娘的多少也要替你留意着点。万一有合适的,错过了岂不可惜?”
“可我......”
“九娘,你也不小了。村里头出嫁早的,像你这么大孩子都怀上了。女儿家嫁晚了不好生养,你瞧瞧你大姐,嫁过去嵇家都一年多了肚子还没动静,我都替她着急。”刘氏苦口婆心。
回到家中的樊十一,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
嵇晏怕妻子又着凉,当即从里屋拿了件披风给妻子披上。
老樊家那头,母女两的话题还在继续。
樊九对于她娘的那些话,依旧不为所动。特别是她想到早早生下孩子的二姐樊十,过的还不如没生孩子的大姐舒服。
刘氏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故又劝道:“你放心,阿娘一定会帮你找个好人家。你喜欢什么样的,不如现在跟阿娘说说。日后媒婆再上门来,阿娘也好帮你留意。”
樊九闻言,面色当即绯红。
“阿娘。我......”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眼下就我们娘俩在,说出来也没人笑话你。”
樊九知道,自己不嫁是不可能的。念此,这才犹豫着吞吞吐吐的道:“我,我不要家中十分福贵的。”
她说这话,是因为想到了吴董。
吴家虽然有钱,吴董也长的玉树临风,可他明明有妻子了,还想招惹她大姐。这样的花花公子,她可瞧不上。
刘氏也想到了吴董,故赞同道:“家境还是要门当户对的好,日后走动也不会出现谁瞧不起谁。”
樊九颔首,又道:“性格要老实忠厚,谦让守礼,孝顺长辈,不能太暴躁。最好是......懂得体贴人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