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九真郡。
气恼归气恼,杂事儿和正事儿宋策还是分得清的,料到伏锐肯定很快便会举兵攻打,她便向孙恣献策。
“伏贼麾下士兵万余,再加朝廷援兵一万,共两万余人,而我方十五万人,在人数上,我方胜伏贼一筹。”
“这不废话吗……”钱满不耐烦地翻白眼,见不得宋策唧唧歪歪的样子。
宋策的脸色顿时不大好了。
孙恣警告地看了钱满一眼,令其噤声,而后对宋策点头,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宋策压下心中怒火,接着道:“但伏贼之兵皆为精锐,且她好出奇制胜,善用诡计,必然会寻机攻我方薄弱之处。”
“对此,我们要守住后方,不让她有隙可入,利用我方人数优势,可分别屯兵宁蒲、武平、交趾三郡,横拦伏贼入侵之势。”
“三郡之间来往便利,可互相配合照应,她攻一处,另一处便从她后方包抄,形成掎角之势,将其围困。”
“此时,我等剩余兵力,还可以趁机再次进攻广州,捣了伏贼的老巢……”
“若她同时攻三郡呢?”孙恣发问。
宋策心中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但面上也不好露出轻蔑的神色,只好耐心解答道:“伏贼兵力少于我等数倍,拧成一股绳方成气候,若是分化,便是自取灭亡!”
精锐又如何?再精锐的兵也不是铁打的,抵不住碾压级的人数轮攻。
“这一点,圣公不必担忧。”宋策挥了挥新羽扇,故作高深。
“如此便好。”孙恣似懂非懂地点头,不懂也懒得问了。
“那么依国师的意思,我们该如何调配?”
“依策之见,圣公还是驻守九真郡,及时为我等补充粮草物资,二姐守宁蒲,四妹守交趾,我守武平……”
“不行,你去宁蒲,我来守武平!”钱满打断宋策,满目警惕。
行兵调度她不懂,也不想听宋策唧唧歪歪,但她不是傻的,知道自己和宋策有仇,生怕宋策算计自己,把自己安排到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