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你竟然会绣那么大的东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石木生是个糙汉子,压根儿就不懂那些针线上的事情,他认为李叶子说的屏风等大件儿的绣品,跟那些小手帕,荷包,其实也差不多,只是大小有区别的。
可是婆婆刘氏,那是一直在绣花卖钱的。村子里的妇人们,大都会一些针线绣品的。可都是技艺不精,有没有什么专门指导的绣娘师傅。到最后,婆婆刘氏她们,只能够绣一些像手帕或者荷包这样的小件,勉强能够卖十来个铜板。
那种屏风或者是被面之类的大件绣品,那可是真的要绣工的。没有几年的专门绣技,肯定是没法儿完成的。
所以婆婆刘氏一听李叶子这么说,才会如此的惊讶。她倒不是认为李叶子在吹牛,通过前几次的事情,婆婆刘氏早就知道这个儿媳妇虽然是买来的,年岁也不大,可是会的事情太多了。
如今再添上一个绣工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对于李叶子的针线,婆婆刘氏最近还是略有所见的。李叶子一看就是针线比较好的,缝制出来的荷包,手帕都要比她做的精巧很多。只不过她没有想到,李叶子比她想象的还要有能耐罢了。
“嗯!我的祖上曾经是大户人家的仆人,也就是李家那个奶奶,还是大户人家的大丫鬟,专门给那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做绣活的。手艺还算不错,她为了让我们也早点儿学会,好给家里卖钱,很早就让我也学了。”
李叶子扯了个谎随口说道。反正她是买来的,以后也不会跟李家人打交道了。再说了,李家那个奶奶,的确是年轻时候做过大家小姐的丫鬟。如今她扯出来一个借口,也算不得什么谎话。
“原来如此。怪不得都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了。大户人家的丫鬟,都要比咱们寻常人家懂得多。可怜的小叶子,那么小就要学这些东西,不过这以后你就有傍身的技能了,也算一件好事。想来最有福气的是我们家木生了。如果不是你病入膏肓,恐怕李家还是舍不得把你卖掉的。”
婆婆刘氏略有感慨的说了几句话,让石木生的脸都不好意思的红了起来。李叶子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只不过她心思有一部分在蒙混过关的心态上,所以看起来倒是还好些。
“娘。看你说得这是什么话啊!咱们现在跟小叶子不就是一家人么?以前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提了,再让小叶子想起在家的时候伤心事,那就不好了。”
木生有些被自己娘说得臊了脸,有些急跳脚的说道。
婆婆刘氏也不反驳他,只是看着自己的儿子跟儿媳妇笑了笑。自己儿子自然是不懂得自己这段话的意思。可是刘氏却经常跟绣房打交道,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刘氏清楚地很,绣一件大件出来,顶少得几十两银子。即便是如此的高价,好的绣娘还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她们镇子上这样的小地方,能够遇上的精巧绣娘,也是非常少见的。
如果李叶子真能够绣好大件的绣活,那么他们石家,以后的日子,还真是有可能翻身不做猎户了。李叶子做绣活,她跟自己儿子种田,如此一来,这日子没有过不好的。
“娘,叶子,那我就去了。早点去了,还能够早点回来的。”
木生吃完了早饭,见家里也没什么事情了,于是便提出要早点儿出门。镇子上离山上其实并不太远,只不过上山下山比较困难些。这些对于走惯了山路的石木生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嗯!你去吧,我去帮你拿东西,要去也能早回。顺便探听一下粮店的粮价,如果涨得很快,咱们心里有些底。娘,你给木生哥拿十两银子买布跟针线吧!我担心绣房大件的绣活,要提前要押金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