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宴席结束,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回家去了。
虽然赵迎茹不太清楚正位的两位老太太哪一个是苏静同的太『奶』『奶』,但是她很聪明的没有出声询问站在身旁的苏静同。反正又不妨碍她敬茶的事,等会儿子只要谁接过去,答案不自然揭晓了吗?
苏老太太见此情形下,赵迎茹还能如此应对自如,不禁暗暗点头。作为苏家曾孙辈的长媳,要有这种处事不惊、做事情从容不迫的态度;她要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能事事都过于依赖自己的夫君,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成为曾孙子的贤内助,同时也能给其他曾孙媳『妇』儿做出榜样。
老太太满意的接过这杯曾孙媳『妇』茶,喝了一口后放到身侧的茶桌。
“咱们苏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但多多少少的也出过几位有用之人。今太『奶』『奶』对你的要求不会像你的两位『奶』『奶』那般的严格,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一下的。”老太太笑的慈祥,对赵迎茹的喜爱溢于言表;但作为新进门的媳『妇』儿,都是要经过长辈训话这一关的,“咱们苏家的规矩没有,你可以随意的想做任何事情,只要静同同意可以。家训呢,只有一点,那是一家人必须要和睦,有力要一起出,有福要一起享……”
老太太到这里停顿了下,看了看赵迎茹的表情,发现她除了认真聆听外,并没有任何反感的情绪之后,才接着道:“想来你也看到了,咱们家并没有分家单过;这也是祖辈传下来的组训,在双亲健在的情况下,不得分家,如有违反者,逐出家门。苏家之人要懂得仁爱,要孝敬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下要关爱晚辈。夫妻之间,要懂得包容,懂得沟通,懂得生活;要做到两个人一条心,互帮互爱互相尊重。”
“了这么多也足够了,太『奶』『奶』最后再叮嘱你一句话:聪明的女人是想着如何把日子过好,而不是反过来让日子蹉跎了时光。这么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老太太目光深深的看向赵迎茹的眼睛,那里面的闪烁的精光,处处显现着睿智。
赵迎茹被问的一愣,垂眸细想一番,猛然间抬头对视老太太的目光,自信一笑:“茹儿明白了,谢谢太『奶』『奶』的谆谆教导。”完,恭敬的磕头行礼。
老太太看着她湛亮的眸子,暗自点零头。然后把放在身侧许久的木盒递给了她,“这是太『奶』『奶』给你的见面礼,希望你跟同哥儿以后的生活幸福甜如蜜。”
赵迎茹双手接过,笑容甜蜜的道:“谢谢太『奶』『奶』。”
见苏老太太完话,苏静同立刻弯腰把赵迎茹从蒲团扶了起来,那动作温柔心的,看得悠然几人直掩嘴偷笑。
给老太太敬完茶,该给苏静同的爷爷『奶』『奶』敬茶了。苏和睦夫『妇』坐在主位下首的左边,同样有人放置蒲团,赵迎茹跪其,给两夫妻敬茶。
相对于苏老太太的训话,苏和睦夫『妇』两人对孙媳『妇』的叮嘱少了许多。的无外乎是要和苏静同好好相处,夫妻之间要懂得过好生活之类。给完见面礼之后,赵迎茹才起身,走向右边,给苏和顺夫『妇』敬茶。
作为二爷爷的苏和顺,在对待苏静同和苏静炎这哥俩身那可是跟对待自己亲孙子似的。
苏和顺与苏和睦这一辈只有这两兄弟,苏和睦又是那种少年老成、个『性』稳重之人,从知道事事都让着他这个弟弟;幸好自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都不是什么偏心之人,对他们兄弟二人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也导致他们兄弟两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各自成家以后,因为各自的妻子都是那种好相处的人,算住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过争执吵嘴的事情;两个妯娌之间,要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不仅如此,连他的两个儿子几个孙子孙女,都跟大哥家里的子孙处的跟亲兄弟姐妹一样,这让他十分高兴。
有时他常常在想,等老太太百年之后,到了他们两兄弟该分家的时候,他把房子建在隔壁,这样子能时常见到大哥,两家也能还像现在一样生活着,想想都觉得心满意足。
当然了,这样子的决定不能只他一人了算,还要与自己的老伴商量。所以在某个漆黑的夜里,家里人都各自休息了以后,他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把这些话给老伴听了。出乎他意料的是,老伴居然想也没想同意了他的这一想法,这样他很是感动。那一晚,他是带着满脸笑意入睡的。
从思绪里抽回,见到大孙子媳『妇』儿递过来的茶水,苏和顺笑的连脸的褶子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他接过茶盏,一口喝下一大半,然后对着赵迎茹道:“二爷爷和二『奶』『奶』呢,也没有什么可以叮嘱你的,只要你跟同哥儿把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二爷爷和你们二『奶』『奶』开心了。”
赵迎茹笑得越发灿烂真诚,对着面前的两位长辈敬重的点点头,应道:“是,迎茹记下了,请二爷爷二『奶』『奶』放心。”
“呵呵呵,好孩子快起来吧!该去给你公婆敬茶了。”二『奶』『奶』很满意赵迎茹的回答,忙催促着她赶快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