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二郎也不在意,继续道:“行叭,反正外面做的面条还没你做的好吃。咱们中午在家吃。睡一会儿午觉,申时就去对面茶馆听戏听说书。每天申时有一场说书呐。我已经听了两天了,真是不错的!”
“去一次只要一盘花生米或者是瓜子就要十文钱,一个月下来要花三百文呐。时不时去听一场就差不多啦。”兰娘有些心疼道。
二郎兴致勃勃道:“现在讲的是穆桂英挂帅,可好听了。这段讲了,下段没准就没这么好听了。还是去听吧,才三百文而已,咱们家还负担得起。咱们铺子也不给房租,住的还是自家的。每个月就买点头买点菜买点米而已,消耗也不大。咱们还有收山货的生意,一个月能进一百两,再有咱们铺子,一个月也能有十来两的进项,怎么也能给得出三百文还有得剩。”
说得兰娘很心动啊。
兰娘有些不好意思道:“来县城也没有认识的人。堂叔他们家认识倒是认识,也不能天天出门见面。咱们家还离得远,我和婶子不熟,待在这里我也很无聊。能去听一场戏,也不错啊。”
说好之后,两口子同进同出,感情越发的好了。这个听茶馆说书的项目也保留了下来。两口子相当的捧场。有时候听到自己喜欢的故事,还会听两场,重复也喜欢。
时光匆匆,转眼在县城就过了一年。平平到了上学的年纪。当然了,孩子有些小,送去私塾不太放心。
二郎和兰娘想了想,还是找了何主簿牵线,找了这条街的一个秀才帮着平平启蒙。
平平着实年纪太小了,早晨两口子送平平上学,中午接回来吃饭睡午觉,下午又送去。一天能学两个时辰。毕竟孩子还是太小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