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早晨,家里都是以面条和抄手作为早餐。
除夕当天,奶奶就会在街上买好面条和抄手皮,拿回家提前准备。
肉剁细,加上姜末和盐巴,放上少许葱花,打入一颗鸡蛋,调匀后,便是抄手的馅儿。
至于面条,那更不得了,咱家初一吃面讲究的是绍子。
平日里,面条的待遇都很一般,无非就是熟油辣椒加上青菜叶子,顶多添点猪油,那便是极好的。
初一一大早,我和爷爷还在给树木栓红腰带的时候,奶奶和妈妈便已经开始准备面条的绍子了。
新鲜的水叶子面,只有在今日才能配上这种特殊的绍子,平日里都没有这种待遇。
拿上一块自家磨好的豆腐,切成指甲盖大小的颗粒。
地里的芹菜扯上一把,洗净切末。
煮熟的腊肉一块,切小丁。
锅里倒油,将腊肉丁下锅爆香,依次倒入芹菜和豆腐,加入少许清水。
一锅煮开,加入花椒面调味,勾芡,出锅。
新鲜的绍子配上刚出锅的面条,不用放其他佐料,也不用往面条里面添水,直接水面拌绍子。那叫一个鲜美!
抄手只是点缀,由于家里人多,抄手准备的比较少,一般人手能够吃上四五个,已经是奢望的事情了。
接过妈妈刚刚捞起来的面条,端上桌,挖上几大勺绍子,盖在面条上,洁白的面条瞬间被碧绿的芹菜和暗红的腊肉丁点缀,非常有食欲。
搅拌一番,各种香味弥漫心间。
早餐,不喜大油大辣,这种清淡中带有蔬菜的新鲜和腊肉醇香的味道,正适合唤醒我们的精神。
也为新年第一天增添一抹新意,寓意新年新气象。
一人一碗面条,端坐桌边,虽无交谈,但唆面条的响声正是对掌勺人厨艺的认可。
面条吃完,将碗底的绍子和汤都一并吃掉,才算满足。
今日初一,家家户户都待在家中,几乎没有外出的人。
咱们这边叫做:“困”财。
所谓初一“困”财的说法,具体源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我是不知道的,从小就知道这个风俗。
初一这天,吃过早餐后,家家户户都待在家里,尽量不会外出,也不去购买什么东西。总之一句话,能不走动就不走动,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过了初一,想怎么花钱都行。
所谓困字一说,更多的算是一种期盼,盼望自己新的一年,能够存到钱,守住家业等等。
除了不能走动之外,还不能打扫卫生。
经过除夕一晚上的折腾,院坝里,走道上,大门口,到处都是鞭炮的碎屑。火药残渣、竹片残枝,到处都是。
但就是不让扫,不让动!美其名曰:困财。
这我就真不知道怎么来的了,总之从小也是这么听过来的,都习惯了。
要是在平日,爷爷看到这么脏乱没有人打扫,估计早都闹开了。可惜今日不会,如果今日有人打扫,反而会挨骂,生活就是这么奇妙且无法理解。
无事可做无处可走的人们,一般都是吃了早饭后,三五成群的聚集在各家门口,相互聊聊天,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又各自散去,回家煮午餐。
初一这一天,应该算开年最无聊的一天了吧?
要不是有早餐的无敌绍子面条来提神醒脑,估计要挨过这么煎熬的一天,还需要很深的勇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