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样的压力,才能让这样的家庭做到如此地步?
或许也只有对女儿的爱足够深,才能如此吧!
余萍大方的解释道:“妈,这几个都是我在班上最好的朋友!”
余萍着重说了最好的朋友几个字,加上我们几个从到这里到现在,从未露出失望和厌恶等排斥性的表情。
余萍妈妈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
“嬢嬢,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一堆一块的,不用管我们。”作为班长,这时候破局,颇显大家之风。
“哎呀,妈,这是舒小娟,就住在我们前面那个加油站那边勒,你上次还见过呢!”余萍好笑的说道。
“对啊!嬢嬢,不用管我们,你忙你的就行,我们自己耍。”余伟赶紧接话道。
阿姨似乎真的确定了我们这群人的品行,才笑着离开。
一步三回头,饱含着母亲对女儿最深切的爱,实时的离开,表明的是对女儿眼光的信任,女儿长大了,终于要放手了吗?
从小就懂事的孩子,此刻终于要自由飞翔了吗?
有担忧,有释怀,有不舍,有……爱!
有了这层铺垫,我们几人也是随意自然起来,不再约束自己,不然,又得让主人家感到拘束。
一起参观一下余萍平日里写作业的地方,果然如同报道中的一样,木板,小椅子,报纸铺就的桌面,各式练习册,都被码的整整齐齐,细节之处可见主人家的心细。
没有过多的惊讶和刻意的奉承,大家都是同学,情况都差不多,没有谁高人一等。如若以怜悯的心态来对待,那可能就此结束咱们的友谊。
余萍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到来可谓是格外重视,原本应该是很忙的日子,今日专门休息一天,在家帮忙,生怕余萍一个人对我们招待不周。
余萍父母在白马街上有个小摊位,专门处理鸡鸭,也就是所谓的拔毛去内脏,代加工。
加工费很便宜,一只鸡两块钱,一只鸭子三元。
每到逢场的时候,生意都好的不得了,更别说年底和开年这种时候了。
可惜费用低,加上挣的也不多,每天来回的走动、清理,身体也吃不消,所以二人都特别的瘦,瘦的有点皮包骨头的感觉了。
即使是这份又累挣钱又少的生计,二人却一直坚持,常年都在营业,为的就是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空间,不让她落后其他同龄人。
这种吃苦耐劳为后代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然而就是这样一对父母,今日尽然能够完全放下手中的生计,为了孩子能够招呼好自己的同学,毅然回到家里来帮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咱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尽可能的不让主人家感到我们的拘束就成!
一顿饭吃的主客尽笑,大家彼此的关系也拉进了许多,也为之后咱们的团队成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