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地狼藉, 谢正卿重重的叹了一声, 既而语气深沉的说道:“早知如此, 朕倒宁可是我大齐失礼, 未为国王送行, 那样也不会发生这等惨事。”
一听此言, 萨纳尔国王不免觉得惭愧, 连忙上前解释道:“皇上何出此言?若非此事引出这个毒妇,本王还要日日与这毒妇同床共枕,想想真是后怕!”
双方各自下了一步台阶, 谢正卿也觉得如此便算圆满,便道:“事已至此,还望国王节哀顺变。至于此事, 朕也不欲再做追究了。”
转而又对在场众人命道:“凡敢将今日大殿之事传扬出去的, 一律问斩!”
在场陪同的官员与奴才们立马纷纷跪地,齐声道:“谨遵皇上旨意。”
萨纳尔国王回国时未再摆什么仪仗, 也没有公布王后死讯。直到一行人临近那伽国时, 才传出王后旅途劳顿, 小病久拖, 最终薨逝!
等这消息传回大齐时, 不多久身处佛华寺的前太后也听闻了。她面佛流泪, 绝望至极……
“哀家本以为远离朝堂之争,至少可以保住儿女一双命。奈何他们兄妹二人还是前后病死于去那伽国的路上……哈哈哈哈……”前太后突然大笑起来,笑中显露疯迹。
病死?谁信呢。
最后她朝着门外重重跪下, 那是太庙的方向, 绝望的忏悔道:“我无用,既替朱家看不住大齐的江山,也护不住自己的一双儿女……我是罪人。”
说罢,她便起身冲出庙堂,跳下了院中深井!
先太后命绝于佛华寺的消息传进紫禁城里时,正批阅奏折的谢正卿将手中的朱笔停了一瞬,很快脸色又恢复如常,继续批阅下去。
先太后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必有此下场,自行了结无疑是她最体面的出路。如此,先帝的这一方算是了尽了,再无余孽。
谢正卿想到自从福成公主当堂而亡后,苏妁一直闷闷不乐。但他也知道,苏妁并不知那卖主的侍婢是他的人,也不知一切都是他设的局,一个除尽他心中先帝余孽的局。
故而苏妁的不快,只是因着又一个生命的陨落,还有那一切以政局为先的帝王之宠。
批完最后一本奏折,谢正卿将朱笔挂起,奏疏合上,这才看了看一直跪于玉台之下,等他回复的宋吉。
谢正卿没提先太后的葬礼,而是吩咐道:“命司礼监着手准备春闱之时泰山封禅之事,封禅之后朕与皇后直接下江南,沿途水路为主,无需各州县府衙接应。”
宋公公面上一怔,皇上的决定来的这般突然,完全没有任何预兆。泰山封禅之事的确历朝历代新帝登基之时都会有之,但起码提前数月开始准备。而眼下已是冬末,再有一个多月便是春闱之时。看来皇上特意挑了这么个日子进行封禅,也是对考生的鼓劲儿,对贤能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