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婆罗,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隅,吐蕃的西南部,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尼婆罗的气候温暖,绿树成荫,风景怡人。
虽与吐蕃只一山之隔,但环境差距却仿若两个世界。
尼婆罗的居民多商贾,少田作,其地多铜,以铜为钱,擅长绘画、雕塑及建筑等。
其民俗重博戏,重占卜术,崇信佛教。
两年前,王玄策出使天竺时,道经此地,尼婆罗王那陵提婆礼遇了大唐外交使团。
尼婆罗国家虽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士兵却骁勇善战,特别是卡斯族的廓尔喀士兵,骁勇擅战,在后世有极大的名声,甚至成为了英国最主要的雇佣兵征集地。
一行人进入尼婆罗,只觉天气炎热无比,与吐蕃完全是两个世界。
走了一天,就进入了一座大城,这座大城名叫加城,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天然谷地中,四周青山环绕,常年鲜花盛开,被称为山国的“春城”。
加城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加城有很多寺庙和古迹众多,又有“寺庙之都”之称。
李贞等人进入了加城,径直来见尼婆罗国王。
尼婆罗王那陵提婆听说大唐的太子来到,立即以隆重的礼节欢迎李贞一行的到来。
酒宴之上,李贞向那陵提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提出向那陵提婆借兵进攻中天竺。
那陵提婆国王听了李贞的话后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变得沉默。
李贞知道,那陵提婆国王是担心中天竺的实力强大,自己惹火烧身。
天竺方圆三百万里,分成数十个小国,其中以中天竺最为强大,特别是中天竺的戒日王,在各国之间的威望很高。
现在虽说戒日王已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中天竺最少有十几万的兵力,就算天竺士兵的战斗力普遍不强,但蚂蚁多了能吞象,只凭李贞这不到两千人的兵力,想要打败中天竺,那也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不过尼婆罗一直与大唐关系不错,所以陵提婆国王就有些犹豫,要不要帮助李贞。
李贞朗声说道:“如果尼婆罗能帮助我大唐打赢中天竺,借兵给我,那么,打下中天竺后,所获得的战利品除了给吐蕃的,其余的都送给尼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