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反手弹斜线。
吴非喜欢管马良的反手击球动作叫‘弹’,因为马良的动作幅度相对较小,球拍会比较‘竖’,动作很快,力量根据对手的击球力量有一个增幅,而且速度很快。
这可不是常规性的动作,多拍对抗和打突袭效果倒是很好。
因为球速很快,吴非只能反手和马良打成了多拍相持。
说真的,吴非是真的想学这一手,如果吴非的反手有这一手越打越快的能力,那他会变得更强。
“噍嘞!”
3:4。
持续的反手多拍,吴非没有调整线路或者是侧身强拉的机会,毕竟球速是越来越快,吴非来不及反应,到最后完全是依靠身体记忆进行回球。
马良看了眼吴非的接发球选位,发球还是给了斜线的短球。
今天的马良异常执着于高抛发球,可能就是为了限制吴非的接发球强攻吧,高抛发球在速度和旋转上的确是更加突出,以马良的能力来说,控制线路也没有任何问题。
吴非看马良发球就知道,还是相同的套路,想要压制他的反手。毕竟他自己的反手就是没有马良好,别人揪着打也习惯了。
但是吴非可不会老老实实的被人揪着打。
既然吴非判断出了马良的技战术思路,那么吴非的接发球选择就变得十分的非‘常规’了。他选择了只有在吴非这里才不常见的反手接发球挑打,挑了个直线。
其实原本这项技术在吴非这里也是很常见的,不过在吴非明晰了自己应该遵循的打法之后,他就基本放弃了这种技术。但任何技术,只要会,就会有用得上的一天。
马良虽然没有预料到吴非的接发球选择,但是丰富的比赛经验让马良对任何回球都有一个防备,可惜的是回球质量不太高。
即使是这样,马良也是防了吴非两板正手,在第三板才把乒乓球打到天上去。
“飒!”
4:4。
所以说有的时候吴非就很讨厌和这些老家伙比赛,他们硬实力在下滑是很实在的客观问题,但是更加关键点是这帮人的比赛经验是越来越丰富,他们完全不会按照年轻球员的喜好打球,总是让吴非感觉一拳打到棉花上。可能在硬实力方面,吴非已经对他们进行了超越,但是人家就能让吴非发挥不出来自己的真实水准。
打起来太难受。
年轻球员间的比赛就不是这个样子,技战术也有,但是……
简单的说,就是年轻球员总是想打得漂亮一些,打得精彩一些,打出自己的风格和风采。老一辈的球员……基本上是想让对手打得不舒服,将对手的实力限制在自己的同一水准,然后用自己丰富的比赛经验击败对手。
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自然是年轻球员占优,一旦有了了解,老球员的优势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硬实力破局?
不存在的,人家硬实力下滑不代表没有实力,就像是吴非那超级正手,马良不还是能防住两板。
破局要靠脑子……
“真特么累!”吴非忍不住骂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