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侦杀兵,A队的他每到一个高地,都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前面,十点钟到两点钟,这个平面环境。
他的习惯是,从左到右扫描过去。,
“砰!”他还未看到十二点钟的位置,面甲上的玻璃,就被一束粒子流击穿了!
“打得好!队长,你们可以大胆地往前冲了。在你们两点钟方向,九百米的地方。在三座山之间,有一个很适合我们进行伏击战的战场。我们就算不能在那里,伏击到他们,我和黄乘志,也要把他们引到那里去。”于极把自己神识内,发现到的最隹位置,告诉了队友们。
“好,除了他们两个,所有人都按照于极给的座标,迅速赶到那里去。”队长行使着自己的权利。
由于自己队的大概方向,应该已经被对方发现了,B队的所有人都迅速地,径直地冲向那个座标。
而这个时候,A队由于侦杀兵的失联,也发现了B队的大概方向了。
因为,他们鉴于于极的能力,特别规定了,侦杀兵每分钟,都要报一次自己的位置。
现在,两分钟过去了,却没有听到他的联络声音。
他巳经是凶多吉少了。
他们的队长,不愧是排名第一的攻防兵。
在知道自己落在下风的时候,他即时让队伍步步为营地慢速前进。
每前进到一个山头,立即命令狙击兵,爬到树上,用瞄准镜,观察前方,十点钟到两点钟的环境。
等他报告了没有发现后,他们才冲下山,然后再爬上对面的山坡。
他们的这种谨慎行为,却是在于极神识内,表露无遗。
每当“看到” A狙击手爬树时,于极就让所有队友隐藏到大树后面。
等到他跳下树,向前进时,于极就让队友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当B队到达埋伏点时,于极及时地报告了,A队的即时位置,他们相距已经不足三百米了。
队长利用A狙击手赶路的时间,立即布置了埋伏圈:
于极与强击兵,在左、右两个小山的山腰处。
他们负责攻击对方的A队长和A机动兵。
队长和防御兵在后山腰。
他们要顶住对方的A强击兵和A防御兵。
狙击手陈友南,在后山顶后的大树上,以逸待劳。
他的任务是,先消灭对方的A狙击兵,然后,再干扰打击,落在埋伏圈的敌人。
黄乘志则做游击刺客,随时帮助各位队友。
哪里的队友遇到危险,他就会岀现在那里。
由于于极的及时报警,上树的A队的狙击兵,一直都没有发现B队人马的踪迹。
因此,他们只能按照原来的路线方向,继续向前。
这样,他们一步步地,走向了于极他们布好的口袋里。
其实,这怪不得他们没有改变前进的路线。
因为,A侦杀兵的失联方位,是在B队的埋伏圈,后面的一百五十米处。
A队根本没有想到,B队在于极的准确报道下,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就进入到己方侦杀兵,已经到过的范围之内了!
在A队靠近到最后一个山头时,于极便让全部队员保持通话静默。
他们就等陈友南的开枪了。
因为,只有他消灭了A狙击手,B队才能安心地收拢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