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伯府的迎亲礼仪会更复杂一些,五奶奶生怕她们不清楚流程,到时候闹出什么笑话来,因此问得格外仔细。
常曦前世嫁过一次国公府了,对这套流程比较熟悉,因此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嬷嬷介绍得很详尽,转眼就到了中午,赵全忽然回来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老爷叫我回来取些东西。”他进了常子卫的书房,抱出几个长条的匣子来,匆匆出去了。
这也是常有的事,众人都没有理论。
吃完午饭,五奶奶就催着常曦回屋跟丫鬟们做针线:“伯府的亲戚肯定不少,你还是多做些东西,好预备着各处送人。”
这段日子,常曦不是抄书就是做针线,低头低得脖子都酸了。
她忙笑道:“各样的小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我自己绣了一些,丫鬟们模仿着我的针脚又绣了不少,怎么着也够了。”
五奶奶闻言很不赞同:“你小心被人看出来,到时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你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常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宣平伯府的亲戚其实并不算多,只有三五房是有血亲的,其余人家不过是平时有些交情的,那些人可不会盯着自己送去的东西研究个没完。
事实上,有些人家更是直接从外头买回现成的绣品,充作是新娘子做的,好进献给旁支的长辈们,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的也就罢了。
五奶奶见她不上心,还想再劝几句,里屋的孩子们已经午睡醒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两个孩子都跑到五奶奶跟前腻歪了一阵,又到了常曦身边,缠着她给讲故事。
常曦故意歪着头问她们:“上回咱们讲到哪里了?我有些不记得了。”
钧哥儿“蹬蹬蹬”的跑进了屋里,不大会儿就拿出来一本带画儿的大本子过来。
“昨天孟母,今天称象。”钧哥儿踮着脚,用力地把本子递到了常曦的眼前,眼巴巴地看着她,憨态可掬的小模样儿惹得屋里的人纷纷笑了起来。
常曦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拉着常暄坐在旁面的小凳子上,又把钧哥儿抱着坐在自己腿上,打开书页翻到了上次讲到的部分。
“这里,这里!”钧哥儿提醒着常曦。
“曹操问着众人:‘这只大象这么大,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她绘声绘色地讲着。
两个孩子都把头凑到了书本旁边,听得非常认真。刚才的话题很自然的被岔了开去。
--------------------------------------------------------------------------------
何家共有三子,何沐阳是嫡长,按照常理来说,过了十四岁就应该请封世子的,可宣平伯爷却迟迟没有上表请封。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家里一时凑不够银子,常曦的嫁妆前后共用了八千多两银子,除了新买的几处田庄,两个宅院、衣料首饰以外,还有一大箱子的珍贵藏书。
五奶奶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用一百二十八抬。
“何家二公子毕竟是嫡长子,你的嫁妆就算比何大奶奶多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常曦对这样的安排并没有异议。
就算自己愿意示弱,硬把嫁妆塞进六十四抬里去,何大奶奶也未必会领情,反而还弱了何沐阳的声势,与其如此,还不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类似的先例也不是没有,别人就是想挑理也挑不出来。
“第一抬还是用金玉如意,第二抬是······”五奶奶正忙着进行最后一遍的清点。
常曦在这里也帮不上忙,她总不能自己跑去清点自己的嫁妆吧!于是她由半夏扶着回了自己屋里。
站在小院门口,她有片刻的恍惚。
院子东边的枇杷树已经长得亭亭如盖了,西边是一小片花圃,种着蔷薇、百合、半枝莲等各样花卉,以前她常常从院子里挑花朵来制香,后来家中遭事,她就把自己院里连同后花园中的花都收着出去卖了钱,倒也贴补了一些家用。
屋里是一色的红木家具,她曾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了个比寻常炕桌更宽的正方形桌子,摆上了一个小香炉,平时她就在这里写字看书,时间一过就是一整天······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今,终于要离开了吗?
她抚摸着光洁发亮的炕桌桌角,心中百感交集。
玉露捧着一个大红漆托盘,喜滋滋地进来了,看见常曦正站在那里出神,她连忙放慢了脚步。
“小姐。”她轻声问道:“喜服已经改好了,您要不要试一试?”
常曦回过神来,眼中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从容:“拿过来我看看吧。”
正红色的妆花褙子上绣着繁复华丽的牡丹团花,衣裳下摆接着一圈二指宽的滚边,用极细的金丝线绣着鸳鸯石榴暗纹,在日光下隐隐生光;底下是同色的十二幅垂珠暗纹湘裙,里头是白绢衫和红色绫裤。头上是全副的金珠凤冠和方头巾,另有鸳鸯佩、赤金锁等等配饰,让人目不暇接。
这就是常规的伯府嫁衣仪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