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何沐阳正在青荣居里听着老太君说话。
“你媳妇家里都是些读书人,又做了多年的官,看问题的角度肯定跟我们不一样。你既然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不妨就记在心里,好好思量思量。”
老太君先是肯定了常曦的提议,可随即又话锋一转,低声道:“不过内外毕竟有别,外头的事,尤其是跟宫里有关的事,以后还是少跟她说的好。倒不是怕她走漏了风声,你媳妇是个有分寸的,这我心里都有数,只是万一有长辈们问起来,她告诉也不是,不告诉也不是,不免有些为难,还不如干脆什么都不知道的好。”仟仟尛哾
这话里透着几分指向。
祖母这是怕常家大房会上门来,问出什么不该问的吧。
其实,常曦和大房的关系算不上很亲近,家里的旁人不清楚,何沐阳却早已看出来了,因此心里并不认为常曦会把自家的事跟大房乱说。
不过,他当然不好直接反驳祖母的话,而是笑着应了下来。
塔读@-读小说
到底是主子们的事,有些话老太君说得,她这个做仆妇的却说不得。因此林妈妈很知趣的没有接话,只是把桌上的果子捧了过来:“这是南大街新出的莲心果,您尝尝味道好不好。”
老太君似乎也知道刚才的话说得深了些,于是也没有在刚才的话题上继续打转,从善如流的拿起一双乌木银尖的筷子,夹起一颗莲子尝了尝。
“这嫩莲子本就不苦,何必又要去芯?只剩下些甜味,倒没意思了。”
“是奴婢的不是。”林妈妈忙收了盘子,笑道:“这莲心果共有两样,芋粉皮的去了芯,白面皮的留着芯,奴婢想着大晚上的,吃苦的兴许不合口,白面吃多了又容易烧心,这才只拿了甜的来。”
家里喜欢这些稀奇点心,心思又如此细腻的,除了常曦,也就是何姝了。
老太君放下了筷子,笑道:“那孩子也是个极有孝心的,只可惜这阵子家里杂事太多,倒把她的大事给忘了。前儿说的那几户人家,门第、年纪都还相当,你太太已经派人去打听了,明儿让她过来一趟,我们好好合计合计。”
林妈妈笑着应是。
--------------------------------------------------------------------------------
回到逸养斋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院子里两侧都点了灯,几个小丫鬟进进出出的,个个脸上都带着几分笑容,气氛很是欢快。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进了屋,就看见常曦侧着身,正倚在炕上铺着的软枕上,手里正拿着本书,看得很认真。
温暖的灯光下,她的眉眼舒展,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安静得像一幅画。
何沐阳在门口驻足看了片刻,才走了进去。
“看什么呢?”何沐阳坐到她旁边,就着她的手看了一眼。
书面用了古朴的篆体,写着《九州景物略》几个大字,里面的书页已经微微发黄,显然有些年头了,但字迹还是很清晰。
竟是一本古籍······
“这也是你的陪嫁吧。”何沐阳奇道:“怎么突然看起这个?”
常曦合了书放到炕桌上,笑道:“前儿倒腾大书架子,找出了这本来,里头还有我父亲的书注,我好奇翻翻,是讲各地土俗民风的,写得很有意思。”
何沐阳便也顺手拿起来翻了两页。
果然是本前朝的古籍,每个地方的县名,所属州省,到京都的距离,以及当地的四时天气、物产、名胜、乃至于人文风土,全都记载得一清二楚,极其详尽。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书的扉页上题着几行小字,看样子是私交好友之间互相赠与的,并没有大量刊印。
本朝的国土辽阔,车马又慢,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只待在一城一县,从没见过外头的风景,像这样的一本书,满京都恐怕也找不出几本来,足可以当做传家宝了,可常家却舍得把这样的书当成女儿的陪嫁,而且一拿就是几大箱子。
这样的底蕴,实在有些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