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是什么秘密,平时有人问起,常曦也从不避讳的,于是何姝点了点头,笑道:“是有这么回事,2嫂的娘家都是读书人,却开明得很,肯让2嫂学那些寻常女子不能学的东西呢。”
颂莲的眼中闪过艳羡的神色。
“那琴棋书画如何?”文芳忙问。
“2嫂的字写得也很好······”
至于旁的,何姝倒也不十分清楚了。
“不如我们过去问问吧。”她笑着站起身来。
“这······不太好吧。”颂莲很是犹豫。
文芳却有些跃跃欲试。
何姝笑着携起两人的手:“不妨事,2嫂的脾气很好,不会不耐烦的。”
3人结着伴,到了水榭里找常曦去了。
这里,常曦正听着渭大爷的母亲朱氏和老太君说话儿呢。
“这么说,咱们姝姐儿的事还没坐定呢?”朱氏有些惊讶。
她早就听说了邹氏4处相看孩子,没想到拖了几个月了,还没有眉目。
难道还想找个能跟沐哥儿比肩的女婿不成?
她心里有些微嘲。
“是啊,不过孩子还小,慢慢看就是了,也不急在这1时。”老太君笑道。
常曦闲坐看着,却发现1旁的渭大奶奶有些欲言又止。
听说渭大奶奶的兄弟来京都找门路,想要外放个地方官,事情已经了了,可人却没急着走,已经在京都住了快两个月了。
刚刚渭大奶奶和她婆婆又1直细问给姝姐儿相婆家的事······
常曦心下了然,却微笑不语。
那渭大奶奶见老太君态度和悦,便笑道:“像咱们2小姐这样的品貌,等闲人家确实也配不上,不知家里想找个什么样的?要是以后碰到合意的,我们也好来告诉您。”
老太君呵呵笑道:“有算命的说了,那孩子合该找个比自己大些的,这阵子,姝儿她母亲没少为这事操劳,只可惜,家世相当,年岁又大几岁的孩子,大多都是定下亲的,所以我说让她母亲慢慢找,宁可慢些,也别仓促定下了,日后委屈了那孩子。”
渭大奶奶的脸上闪过1丝失望。
她娘家的侄子,今天刚满十4,只比何姝大1岁······
旁边的朱氏却暗暗责怪儿媳妇说话冒撞。
儿媳妇的娘家出身平平,本来就有些不够看,刚才1听正房那口声,分明是要求颇高,不愿意轻易许了人的。这么1来,儿媳妇的娘家就更没戏了。
这本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儿媳妇却不知深浅,还非要问出来······
她深看了渭大奶奶1眼,转过头又问起常曦的身体来:“最近天热,沐哥儿媳妇的胃口可还好?”
知道她是有意想转移话题,常曦自然从善如流地答道:“1切都好,太太特意找了厨娘照看饮食,最近倒是比从前吃得更多了些。”
“能吃就好,能吃是福!”
朱氏笑得十分开怀,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要添孙子了呢!
常曦客气地笑了笑,低头喝了几口果子露,就看见何姝姐妹3个笑着进来了。
“曾祖母,大叔祖母、3叔祖母······”
何姝规规矩矩地给众位长辈们行了礼,这才跑到常曦的身边,挨着她坐了。
“2嫂······”她附耳问了常曦如此这般的1番话。
常曦笑着看了她身后的两个女孩子1眼。
怎么好好的,她们倒议论起自己来了?
看着何姝亮晶晶的眼睛,常曦当然不会去煞风景,让她在姐妹面前失了面子,于是笑道:“我不会弹琴,在娘家时只学过几年琵琶,如今许久不弹了,也不知还剩下多少。棋艺虽然略懂些,也只是平平,比你2哥可差得远了。”
1听就是自谦的话,她说了略懂,那其实就是很懂了······
何姝闻言,心里很是高兴,就像小孩子总会向旁人炫耀,自己家的大人很厉害似的。
老太君见她们姑嫂两个亲亲热热的,脸上的笑容就到了眼底。
“怎么忽然想起来问这些?”她笑着看向何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