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妻子面露忧色,何沐阳言不由衷地安慰道:“你也不必过虑。如今内阁1共6位阁老,有5位都是南方人,南党势大,本就惹宫中疑虑,若是不能平息众怒,1旦有南方官员或考生带头闹事,皇上正好借此发难,内阁的5人就会充当其冲。哪怕为了保全他们自己,阁老们也会尽心竭力,想出个两全之法的。”
常曦闻言面露苦笑。
“有两全之法又如何?皇帝如此分榜,看来是想用北方制衡南方,第1批北榜录取的考生恐怕会得到朝廷的大力扶持,让他们去做马前卒,跟南党对立,可南党势大,哪里是那么容易撼动的?况且,所有的进士都是寒窗苦读熬出来的,他们最恨有人投机取巧,仗着贵势压人,朝廷越是看重这些北方士子,只怕越有人要把他们当做眼中钉了。”
这还真是天意弄人······
从前1心盼着5哥能早日金榜题名,可如今这个情形,真不知是考中了更好,还是考不中更好了!
常曦长长地吐出1口气。
再怎么担心也没用,以后的事情,完全不是他们能干预的了······只能听天由命。
既然改变不了结果,她索性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主动转移了话题:“老太君的生辰快到了,因着不是整寿,老人家不愿意大操大办,打算就在府内大花厅里摆几桌,除了本家亲戚以外,只请伯府的姻亲和通家之好过来喝杯水酒,再请芸香社来家里唱几出戏。”
何沐阳笑道:“如此很好,祖母不喜与人应酬交际,前几年还能耐着性子陪人坐1坐,这几年越发懒怠动了,不愿见外客,也不爱出门赴宴。寿辰本就是她老人家的好日子,就依着她的性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他想起前阵子水榭夜饮时,祖母是何等的高兴!
对她而言,阖家团圆,远比那些风光排场更为可贵······
何沐阳出神想着,外头忽然传来了小丫鬟的声音:“恒哥儿来给世子爷和奶奶请安了!”
常曦闻言微笑起来。
如今,恒哥儿3天两头就会往明远堂里跑,说是给常曦请安,其实是想多看看两个弟弟。
从前,因着何鸿阳和何沐阳的恩怨,常曦也不愿跟恒哥儿有过多的接触,既是为了避嫌,也是不想和他建立太深的感情,怕以后何沐阳和何鸿阳反目,恒哥儿夹在中间不好做人,何沐阳也会因为顾念着恒哥儿,而对何鸿阳束手手脚。
可自从两个孩子出生以后,常曦心里对恒哥儿的感情也有所不同。
从前,他是自己极为厌恶的何鸿阳的儿子,可如今,他不仅是那两口子的孩子,还是恂哥儿和恬哥儿血脉相连的哥哥。
每次看见恒哥儿带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小玩具来逗弟弟们,但凡是弟弟们喜欢的东西,他都2话不说就送了,常曦的心里总会浮现出几分愧疚。
到底是个孩子,父母的恩怨,不该牵连到他的身上······更何况,恒哥儿如今是养在老太君身边的,谁养的孩子像谁,以后长大成人,也会是1个爽朗君子。上1辈的纷争已经尘埃落定,下1辈的孩子们能够兄友弟恭,彼此和睦,也是何家的家宅之幸了!
常曦便笑着对何沐阳道:“恒哥儿很喜欢两个弟弟呢。”
何沐阳沉默了片刻,才淡淡道:“那就让他们玩吧,只是务必要让乳娘在旁边看着些,恒哥儿的脾气不小,可别起了什么冲突,让咱们儿子受委屈!”
常曦含笑点了点头。
*********
很快,南北分榜的新政就由内阁拟旨,在朝堂上当庭宣读了出来。
“南榜录取人数不变,另设北榜,增录4十2人······”常曦沉吟道:“也算是把对南方士子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了。”
对面的常晖喝了口热茶,脸上看不出喜怒:“虽说考生们的情绪得以安抚,可只怕那些候缺之人会有意见。”
1般而言,只要考到举人,就初步具备了当官的资格,但机会还是非常渺茫。毕竟官位是1个萝卜1个坑,只有等到原本的职位出现空缺时,那些有了功名的读书人才能够在吏部的举荐之下获得做官的资格。如今朝廷1气增录了这么多进士,而且以后会年年如此,这么1来,候官的难度就更大了。
不过,但凡改革,就1定会动到1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领所有人都满意。
“眼下,我只希望5哥今年不中,等3年以后再说。”常曦苦中作乐地笑道:“宁可多等几年,也别1上来就卷到这些党派纷争里去!”
常晖含笑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