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之事,已传入京城,而昨夜烨王连夜出逃之事,也传入了京城。
太子党更是一夜未睡,在太子府商议今天早上如何弹劾段云烨。大理寺少卿周仲奇更是放下豪言壮语,此次一定会让段云烨连夜回京城,放下手里的兵权。
段天阑却不这么想,他要的不是段云烨连夜回来,他要得是段云烨死在外面。
这辈子都别回来了。
朝堂上,周仲奇的弹劾之词刚说完,秋实的第三封密信便到了。
天子忍着怒气看完,随后震怒,“朕从来不知道,朕的臣子,居然对朕有二心。”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众臣皆跪。
天子把三封密信扔下朝堂,“朕的臣子们,好好看,你们口中的贪生怕死之徒,都做了些什么!而你们,又做了什么!”
三封加急密令。
第一封,段云烨详细写了到通阳过后的所有事,包括自己的计谋。
第二封,段云烨详细了通阳官员的死因。
第三封,是段云烨对朝堂的预测,并承诺,自己将主动交出虎符,请天子做出定夺。
周仲奇脸色越看越白,他明白,这一仗,太子输了。
起码太子没有这个决心和手段。
段天阑是第二个看密信的,看完密信,他的脸色也变得难堪。
今天早上,他派出在水上追杀的杀手,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这招声东击西,偷梁换柱,打得段天阑猝不及防。
若是这时候林大人再出事,一定是京城人所为,甚至直接怀疑到东宫头上。
因为在所有人眼里,那去的都是段云烨。
追杀段云烨,最大的得利者,便是段天阑。
段天阑恨不得快速跑出去,让去刺杀的人回来。
可是他在朝堂上,他不能离开。
皇上在上面不怒反笑,“朕的话便放在这儿了,若是赈灾出什么事,这朝堂,也该清洗了。”
“赵思南何在?”皇上点出了大理寺卿赵思南。
赵思南出列,“臣在。”
“朕命你,出发通阳,查询官员死亡真相。”说罢,皇上似乎还觉得不够,“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把,见此剑如见朕,所有人阻拦你查案,可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一出,众人皆跪,“吾皇英明。”
赵思南跪下接旨,皇上最后道,“朕以为,家国天下的意思是,我们的国,就像一个家一般。朕此前从未想到,家宅不宁,竟然是从源头开始。”
说罢,皇后便起身先走了。
好不容易撑到御书房,皇上终于是忍不住,吐了一口鲜血。
他身旁的大太监赶紧上去扶他,“圣上!”
“不要惊动各宫,你去找肖太医,让他来替朕诊治。”
“嗻。”
说罢,大太监便跑了出去。
皇上依旧坐回案几上,开始拟圣旨,这圣旨要在赵思南出发前发出。
他相信段云烨的判断,朝堂上有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从前没出事,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出事了,他便不能再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