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边关的知子堂苏安然并不担心,首先有崔来富在,崔来富脑袋里的生意经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
她担心的是善佑堂。
善佑堂的口号是让穷人有书念,为此前期要做的准备那是相当庞大的。
首先就是教书的夫子。
龙元科考跟后世记载的差不多,经义、时策、杂文与赋,那就要这么多老师。
可是边关的情况就是,读书人不愿意来,来的都不是读书人。
苏安然的人在边关各个县城里搜索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几个落第秀才。
这几个落第秀才还挺傲气,提了一堆要求,才肯去善佑堂教书。
苏安然对读书人向来尊重,更何况对方是她要雇的人,不仅悉数答应,还办得更好。
唯一要求就是,这几个秀才要进行一场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嘛,段云烨定,批改也是由段云烨来。
没办法,段云烨是苏安然认识的人中,最了解科考的了。
这日苏安然又去善佑堂盯进度,刚好遇上采买的人回来。
采买的人叫崔凳子,是崔来富的人。
苏安然跟他打了一声招呼,便跟了过去。
崔凳子算数不好,苏安然怕他算错东西,上次就是算错了,让人打了。
边关人脾气都不大好,属于那种能动手就别吵吵的。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龙元京城就不一样了,能吵吵绝对不动手。
两句“你做什么?”“你要做什么?”。
能吵吵一个时辰,还是不停的重复这两句,用各种语气。
苏安然第一次见的时候也很无语,恨不得让两人赶紧打一架算了。
最后两人居然因为关市就分开了。
分开的时候还放狠话,“今天要不是关市,你小子不能活着出这条街。”
“你小子给我等着,别让我遇见你。”
苏安然当时就想,咋滴,遇见了再两句话吵一天?
能吓着谁啊?
后来苏安然把这件事当乐子给徐云熙讲,徐云熙便说,“你不也看了一个时辰?论无聊,你也不遑多让。”
徐云熙一针见血,苏安然这才惊觉。
懊悔不已。
这看热闹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属性,真的耽搁事。
本来这事过了苏安然也就忘了,那天崔凳子少给木匠算了一两银子,被木匠用刨木头的给他来了一下。
苏安然最近就老是想起来这件事。
所以今天看到卖书本的来,苏安然立马跟上。
怎么说她也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的九九乘法表拥有者。
算账总不能算错了吧。
苏安然跟了过去,崔凳子正在用算盘,卖书的伙计再用手点书本。
“崔掌柜,您看,这《帖经》一套六钱五,共十五套……”男子嘴巴像连珠炮似的说不停,基本上说了书价便说出了总价,反正崔凳子的算盘都不如他。
苏安然也被他的心算惊住了。
“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两四钱六文,您看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