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生一愣,高.官显贵那可都是直接去读太学,怎地还会跑到自己这夜校来接受教育?
“可在城里确实不方便啊。”
徐恒生心道女皇陛下总不能为自己夜校来个特殊待遇吧...
“关于夜校事,此后再议。你这夜校不是还没开起来么。”
女皇陛下摆摆手,终止话题。
“再继续来说这银行。光有这阿拉伯数字的支票本。朕想了一下,觉得还不够稳妥。”
女皇陛下拿着手上支票本,
“若我的支票本丢了,被人捡了去,他写了钱,冒领你又该如何?”
这种长距离跨州县的交易,仅凭这纸,谁都不会放心。
“可以按手印啊。手印不够还有大家的私章啊。”
徐恒生哭笑不得。
这么简单的事,他们都想不到么。
现代银行在取用支票时候,个人名章,单位公章签名什么的,手续很齐备。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银行留底一套,必须使用者的支票上名章,手印一致,才能取钱存钱,杜绝一切风险,陛下您觉得满意不。”
女皇与白尚书连连点头。
两人抚掌相视而笑。
“这银行现在就能办起来了,今年的税收,大概正好就能赶上借助银行收钱,想必会方便许多啊。”
白尚书很高兴。
徐恒生在一旁听了,心中更是感慨千万。
租庸调这种征税方式,对百姓来说,其实是一种加剧的盘剥。
女皇陛下和白尚书,囿于时代限制。
他们是不知道后世对着租庸调的批判,以及租庸调对国家覆灭的意义。
但有了银行,历史便从此时起,不同了。
徐恒生又回答了几个女皇陛下与白尚书的提问后,便离宫了。
女皇陛下已经答应,马上就开始筹建银行以及银行具体办事人员的安排。
并让徐恒生现在就可以准备夜校的选址和修建事宜。
等到第一批人员齐备之后,夜校就能开起来了。
这银行和白糖局一样,自然还是归属户部管辖。
毕竟都是和银钱相关的机构。
朝廷接连开设两个新部门,这就让很多还没得到官职赋闲在家的人,有了指望。
以前就算是参加科考成功成为进士的人,也都是要等待三至七年不等,才有机会入仕。
如今朝廷大规模用人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就让所有人的心思,都活络开了。
尤其是这筹建中的银行,可是管着整个大梁朝银钱的好地方。
以前那些小众算学出身,或者是明算科出身的人,都感觉苦日子熬到头了,跃跃欲试希望能选上。
至于普通科举出身的人,则都在打听着想进银行所需的条件。
但所有人都不太懂这阿拉伯数字是啥数字。
当大家听说长安县的县尉将要成立一个夜校,届时不仅免费教人识字,也会教授这阿拉伯数字时,凡是有心想进银行的。
就全部出动去打听更具体的情况了。
然而他们便得知,这长安县徐县尉,竟就是城南安乐坊二娘食铺的老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