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遭遇讹诈
刘光福知道,其实文物与古董,真心有本质区别。
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具体所指,更多是实用的。
前面说李白,他因为知名度太高,就属于活人证,碎叶城有了他,就不需要什么文物了。
还有一种四九城独有的“活文物”。就类似于于海棠,刘光福吹她是黄金家族的几王爷,有上千年前杠杠硬的册封证书,连封地什么范围都写在上面,这就属于活文物。
虽然于海棠是假的女王爷,但手持草原大汗册封证书的真王爷,确实存在!
康熙皇帝也是很有先见之明,从清朝开始,这些王爷后代陆续被当成贵宾,离开风沙漫天的草原,请进了四九城,住进了四合院,由内务府负责饮食起居,子孙也拿着封地证书一辈辈传了下去,直到现在。
因此刘光福能唬住约担王子,并不是靠信口开河的,有事实基础。
而更多的兔子窝没有出产名人,所以就需要死证据-文物!
所以从八十年代起,严厉打击文物走私犯罪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文物的价值,本来就和艺术、金钱价值没多大关系,而在于它能证明某件事情,
从这个角度讲,四九城里一张乾隆盖满了戳子的字画,都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只是个值钱的古董而已。
而边境、海岛某处一个破陶罐,都是不折不扣的珍贵文物,因为它是证据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何为国宝?与土地有关的,才是真正的国宝!
潘家园里当然没这类国宝,基本上都是假货。
刘光福转了一圈,十分无语。
说到古董市场,这会真是各种挖坟最猖獗的时代,野外的墓葬很多,大家都奔着发财,老祖宗的东西也不珍惜。
八十年代的假古董不像现在那么死板,还要讲究个基本的时代特征。
简直是群魔乱舞,百花齐放,甭管你做成啥样,符合大众审美口味,能卖出去就是对的。
为了吸引客户,很多是按照港台影视剧造型设计,造型各种奇葩,也不管有没有历史根据。
西游记里的所有道具,从玉皇大帝的十二行珠帘子,到南极仙翁的拐杖,都被做成了假文物。
老鬼蹲在一个地上铺着红布的摊位,很感兴趣地拿起一个古爵,古爵上面居然还抠出来五个凹孔,两个是空的,剩下的位置镶着三颗蓝宝石。
刘光福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心说这杯子还挺有创意,身上还钻孔放块石头,您咋不镶嵌几个符文哪?
您也别乐,八十年代的假货真就是这么有创意。
老鬼问道:“这个古爵多少钱?”
摊主是个饱经沧桑的外地老头,满脸都是褶子,穿着破旧的蓝色工作服,耳朵边上放着根铅笔,活脱脱陈丹青画里那位农民大伯。
摊主看了一眼道:“俺这个是爵要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