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剧情里,要延续到两三年之后,娄晓娥生意彻底碰壁再说,刘光福决定推动一下,让傻柱少等几年。
刘光福也不隐瞒秦京茹,把傻柱和娄晓娥的事一五一十,全都说了。
秦京茹十分气愤道:“娄晓娥昨天还带着何晓来了,他说这是前夫的儿子。”
刘光福对何晓到底是不是何雨柱的,其实也是很有怀疑,
毕竟电视剧里大概1983年才会认亲,那时候何晓应该是起码十五岁初中生才对,可电视剧里何晓一出场,好像是小学生啊。
刘光福往回返回头一想,如果解释是,何晓根本就不是何雨柱生的,那娄晓娥几过家门而不入,这事就好解释了!
这事弄不好,说不得滴血认亲。
刘光福把秦淮茹怀孕,秦淮茹和许大茂复婚的消息,告诉了秦京茹。
秦京茹目瞪口呆,道:“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光福如实回答,把自己给药匣子配药的事告诉了秦京茹,秦京茹笑嘻嘻,要走了刘光福的配方。
刘光福不知道这姐姐又琢磨什么呢,
秦京茹道:“不好,我们家保姆回来了,我先挂啦!”
刘光福叮嘱她好好看孩子,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刘光福回到了北新桥副食店,视察了一圈,在老鬼离开的时候,发现老奎二子父子两人,把副食店管理的一团糟。
二子太喜欢创新了,自创了好多怪味小吃,客人尝鲜几次后就不来了。刘光福知道这是八十年代的通病,很多人没有读过书,虽然不时兴白卷英雄了,但骨子里都是相信英雄不问出处,大家做事都没有章法,喜欢胡搞一通,跟后来死板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刘光福教育道:“二子,有想法是好事,但做事要踏实,你看看,热干面让你放了酱油,这味道就是不如原来的。还有过桥米线,谁让你改成面条的?你得记得,千锤百炼的传统一定是好东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刘光福觉得,二子脑子太活泛,不太适合干一般的实业,还不如按照原来的剧情,弄个父子老爷车让他们开开。
至于这个副食店,他也有了人选,那就是交给谢大脚!
谢大脚在象牙山村开超市,经营的不错,做副食店肯定也是把好手。
顺便,还可以把副食店扩建成一家商店。
刘光福很快就承租下旁边的门脸房,把旁边那家改成了商店,两家店连一起经营。
这时代的商店,也还是一个个柜台,
这时候大家需求也简单,商店也是以吃为主,与副食店的区别,就是商店卖的大都是包装食品,卖果脯、糖果、巧克力、果子面包、麦乳精、奶粉等零食,这在当时就是上档次的东西。
此外刘光福也卖一些针头线脑,比如顶针、缝衣针、缝纫机线轴一类,能吸引妇女过来。
还有一些铅笔、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书本,信封、信纸、作文纸等常见文具,也能吸引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