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八十年代的文具
刘光福打开切片机开关,同时打开开关,羊肉自动掉落到装肉平台下方的不锈钢平台上,接着被传送进了机器,然后刀头开始刺啦刺啦来回往复片肉,片出的肉,片片薄如纸片,自己打成了卷。
大厨还在按自己节奏,慢条斯理第切肉,但只见这机器几秒之间,就把自己几分钟才切好的肉全都切了。
很快羊肉全都切好了,刘光福将厚度旋钮刻度调回零刻度。
刘光福取出机切的羊肉片,请顾客们观看,果然是薄如蝉翼,与东来顺大厨切得不相上下。
很多人都涌过来,踊跃购买,排起了长队。
刘光福早就预料到了,准备好了一千斤羊肉,谢大脚和刘光福,分别两台切肉片机器不停切片,老鬼和柳三不停给人装塑料袋。
这时候塑料袋其实也是个稀罕物,大多数人买东西,还用的是竹篮子,而刘光福的塑料袋又干净又美观,能看到红白相间的肉片,拿着走在街上,简直就是天然的广告。
东来顺的大厨,感觉自己被戏耍了,把刀一扔,离开了现场。
刘光福数钱,一天就赚了五百块钱,估计着一个礼拜,就能把一台机器的投资赚回来。
就着羊肉片摊的开业,刘光福宣布商店也开业了。
刘光福主要为了方便周围居民,因为八九十年代,想买东西实在太费劲了,一块橡皮,一根铅笔,都得跑挺远的国营商店。
刘光福想起来了,其实儿童文具,在八十年代可是很挣钱的,在收入也就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的时候,这好的新颖的文具一套下来,足足能要一个月工资!
所以八十年代的普通小孩,哪怕独生子女,也基本谈不上什么幸福可言,为啥?攀比太严重了!
这时候大家又不怎抓学习,上课光想着攀比文具,新鲜的文具有井喷一样不断出现,哪怕你爹妈咬牙给你花几十块钱凑齐一套,可买了没多久又过时了!
所以说八十年代这种所谓新鲜不断涌现的时代,同时就等于是欲望无穷无尽出现,永远满足不了,尤其对孩子和年轻的,刺激更大。
这时候工人家的孩子,还有很多人用的是推拉式的木头铅笔盒,就是一个木盒上剃一个槽当轨道,然后插进一块木板,这类都是工人自己制作的,某些文具商店也有成批制作了卖的,大概是那些街道小厂的产品。
然后是最便宜的铁质铅笔盒,表面画的是八骏图或者什么其他不太吸引孩子的画,电镀了一层亮铜,背面是乘法口诀表,那时也得要三块钱。
那时候孩子觉得这种铅笔盒很不起眼,但后来觉得,那时候这种铁皮铅笔盒都颇有艺术性。
现在卖十块钱一个的多功能铅笔盒,带转笔刀,能弹出放大镜那种,在八十年代末期就卖十块钱,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钱了!
要是有这么个铅笔盒,那在八十年代这个为了物质而疯狂的时代,简直贼有面子!
到了九十年代早期,出现了风靡一时的双层铅笔盒,风格非常洋气,一般都是外国建筑,外国邮票集锦之类的,风格其实和现在相差不大。
一个铅笔盒,对孩子太重要了,那时候是孩子的面子,是孩子的骄傲,自信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