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是方块的,放在一个长条的盒子里,一共有十二色,也有长条的。
这时候手工课常用铁质折叠剪刀,现在叫旅行剪刀。
此外还经常用到刻刀,九十年代流行壁纸刀,现在几乎不见了。
大白纸很少见,要是能得到一点现在的复印纸,那简直把孩子高兴坏了。
这些刘光福都想出了办法,通过东风市场批发到了,就算小日子的自动铅笔,刘光福也从广城搞到了一批。
刘光福专门辟出一个柜台,专卖这些文具。
俗话说赚一老一小,这时候老人都很节俭,赚不到他们的,所以只能从小孩下手,这可是能赚大钱的。
当然,要是初中数学用的坐标纸等需要量很小的文具,刘光福是不进的,这些直到90年代,都由纸店或者特定的文具店有卖,而且去哪儿买数学老师会告诉你。
至于其他的物品,刘光福也尽量全面,进口了一些白炽灯泡和日光灯。
这时候家里用的最多的还是白炽灯泡,最低是15瓦,
家里常见的是25瓦,其实相当的暗,在晚上几乎没法看书,只能勉强看清屋里,想要看的清楚点,得40瓦还差不多,而且用了一定时间,钨丝亮度也会迅速降低,灯泡里头会所谓乌了,大概是氧化物附着在灯泡表面导致的。
而且这时候一般都是螺丝口的,卡口的白炽灯还几乎没有。
日光灯用的都是现在网购时所谓的t8灯管,这个灯管长度和瓦数直接挂钩。
长620毫米的日光灯管,功率为20瓦。长926毫米的日光灯管功率为30w,其实这种并不常见,没有网购时还挺不好买。
长1230mm的日光灯管功率为40w。也就是教室里常用的。
当然还有更小的台灯用的灯管,那种很容易憋。
还有,以及有时需要更换的启辉器,四九城管则叫憋火,
这些一般都是有专门的五金交电商店专门经营,刘光福为了方便群众,也都一起卖了。
此外还有很多低压电工用具,这时代相当常用。
刘光福见过不少触电事故,最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有一定低压电工知识,和现在的农村情况类似,因为没有物业,居民想安个电器,只能自己从电表拉电线,所以很多人都多少懂一点电气知识。
但问题是,八十年代的插座全是两孔的,而有很多八十年代电器的插头还是过去那种圆柱孔的。
只有九十年代全自动洗衣机和电脑普及后,四九城才出现的三孔插座,也就是说才有地线。
而九十年代中期之前,220伏家用电,根本没有接地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