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联络711所
光福知道,龙国的电子工业,其实这时候是有基础的。
只是因为大都归属于三机部,五机部和七机部,所以相关在发展轻工业的大环境下,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
当时的龙国人,无论如何想不到,在这个时代,雅达利游戏机已经横空出世,乔布斯就在一飞冲天,而龙国大多数人还没有见过计算器。
其实这时候,龙国计算机,与外国在消费电子芯片上,还没有不可跨越的差距。
刘光福回来了,就决不能让这样的历史发生。
航天771所的沈绪榜院士,经过324工程,在1977年,就研制出了NMOSVLSI CPU芯片,这是一款16位集成电路芯片。
这完全是771所独立自主研发的芯片,该芯片在设计时是从电路逻辑、制造工艺和整机系统方面通盘考虑的,并且全是在该所的生产线上完成。
这个设计难度,比后来依靠外国EDA软件的芯片,难度要高很多倍。
这个CPU,比Intel公司1978年才推出的16位芯片,8086,主频4.77兆赫兹,早了一年时间,还量产了LS 772微型机。
这成就真是让人想象不到,居然龙国那时就能做出16位芯片了。
顺便说一下,现在虽然也有人纠缠64位和32位系统,但没人互相鄙视,但在当年8位游戏机与16位游戏机,在90年代中期那鄙视链可是刻骨铭心的,
16位游戏机的代表就是世嘉MD,简直就是富二代的标志,有这么个游戏机,就可以在同学里横着走,挤兑任天堂和小霸王那些8位游戏卡。
谁知道,70年代末,不但8086也是16位机,连16位芯片的国产化也早就实现了。
刘光福突然想到,既然16位芯片可以,那8位芯片,一定也可以生产啊!
即便咱们自己芯片,功能有一定缺陷,
现在漂亮国最流行的,是70年代的MOS 6507芯片,主频1.19兆赫兹,后期采用6502,主频2兆赫兹
这个芯片本来是摩托罗拉生产的6800,后来被人带技术另组公司MOS公司。
这几个技术员在1973年发明了一项核心技术,就是掩模技术。
过去,生产CPU时,必须在晶片表面放置掩模,
这个掩膜是个真正的实体模具,在其上照射强光,将芯片图案刻在到晶片表面上,这也就是早期的光刻技术了。
但掩膜在从芯片上剥离时,通常会沾上微小的灰尘或光刻胶。
所以,这个盖膜的过程,不断导致这些位置出现缺陷。
而一个CPU,将要有五到六次,掩蔽光刻的步骤,
所以这是个逐步淘汰的过程,十分之九的芯片都是有问题的,走到最后一步时,能用的芯片也就剩下十分之一。
而在1973年,有人发明了Micralign系统,这个系统能把掩模的图像,投影到晶片上,而不需要直接接触。掩模不再从晶圆上沾上灰尘。结果,芯片的合格率,马上从百分之十,提高到了百分之七十,等于芯片价格降低了七倍!
这些其实都是后来的计算机科普知识,但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绝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