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三百名士兵同时拉起弓箭,将箭矢射了出去。
……
只是用了一招,赵昆便明白卫鸿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
卫鸿志除了靠暴血丹获得短时间的七大成实力外,其他方面都远比不上苏北。
更不要说卫鸿志胡乱的招式,别说是苏北了,就连赵昆这个没有参与战斗的人,都能感觉到可以十分轻松应对。
赵昆本打算靠卫鸿志制衡苏北,自己在暗处做其他准备,从而抓住苏北。
现在看来,是指望不上卫鸿志了。
就在苏北准备冲出去,给卫鸿志的脖子来上一剑时,赵昆已经冲了过来,手成掌,朝苏北拍了过来。
《昆仑十五掌式》。
《昆仑九剑式》。
两个人来上两招,各自向后退了三步左右。
“你为什么会昆仑派的武学秘籍?”
之前产生的异常感,在苏北用出《昆仑九剑式》时,立刻爆发出来。
虽然东峰各个门派有相互交换武学秘籍,各自学习的习惯。
可是,无论是四大门派,还是若干小门派,都是拿着法级别的武学秘籍相互交换。
一旦涉及到式级别,就开始不断的推脱。
毕竟门派的外门弟子是可以随便学习法级别武学秘籍。
哪怕是就此断了两个门派的关系,门派掌门也不会用式级别武学秘籍去打关系。
成为内门弟子后,才能获得学习级别武学秘籍的机会。
至于招级别的武学秘籍,如果是门派弟子学习,就需要由一名长老跟着指导。
但是,这种行为名为指导,实则监视。
避免弟子将招级别武学秘籍带出门派。
即便是门派长老,学习招级别武学秘籍,也是需要做好各种登记。
如果有官宦或者商贾家庭想要买下武学秘籍,需要由门派掌门与大长老一同做出决定。
确认对方信得过,拿出的金银合理,才能从弟子或长老使用频率较高的武学秘籍中,选择一两部,交给对方。
这就意味着,所有非本门派的武者,学习的式级别与招级别武学秘籍,都可以找到源头,知道是谁教的,在哪里教的。
但是,在赵昆知道的消息中,苏北只是一个普通的令国子民,并没有加入门派的任何经历。
甚至于在令国九城的记录中,只有一个名字的记录。
如果说,苏北天赋异禀,获得几本峨眉派传出来的武学秘籍,自学成才。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先例,在东峰的各个门派,都有这样的武者出现。
毕竟天才的事情有几个人能懂。
可是,纵然是天才,也无法在没有武学秘籍的情况下,学习这部武学秘籍。
令国与昆仑派之间还隔着一个潘国。
不去峨眉派,而是绕远到潘国,这样武者的数量都无法超过两只手的手指数量。
苏北学会昆仑派的《昆仑九剑式》,就越发不合理。
这也让赵昆猜想,会不会昆仑派有内鬼,将武学秘籍盗走,卖给别人。
如果是,执行这次的吞国计划就有很大的风险。
可是,苏北却用一句话堵住了赵昆的所有想法。
“去昆仑山上转了一圈,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