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四个层次,四掌招
令虎与潘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确定自己是继续攻击苏北,还是要防御苏北的攻击。
两个人再次做出相同的选择。
任凭箭矢击碎身上用于防御的气,也要挥刀砍向苏北。
峨眉派武学羁绊,300%移动速度。
在令虎与潘蛟的眼中,苏北用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两个人的攻击下躲开了。
武者使用武学秘籍进行攻击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物体接住攻击。
否则附加在武器或肢体上的气,会在得不到释放的情况下,反向冲击身体,造成器官内部受伤。
长此以往,就会积累无法有效治疗的内伤。
这也是许多武者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拳与脚战斗的经验,在体内却存在诸多内伤的原因。
其实武者攻击并不是需要破坏物体,只要可以将聚集的气成功释放出去,就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损伤。
令虎与潘蛟几乎在同一时间,大幅度挥动大刀,强行将气从刀刃位置释放出去。
钢刀强度无法承受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释放的气,也是立即碎成若干段。
“两位将军,不如听我一句劝。
这场战争就此停止,两个国家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件事,重新开始国家之间的贸易。
这样也可以避免无意义的伤亡,两国的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
甚至两个国家可以结成联盟,共同开拓领土。”
苏北说这些话,并不是让令虎与潘蛟真的去采纳。
话虽然,可是执行起来却是异常的麻烦。
首先就是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家眷。
潘国没有成功吞并令国,这一大笔的补助钱是拿出不来的。
保不准潘国百姓在潘国六城高出动乱。
而令国既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死掉的士兵是按照保家卫国的标准给补助钱,还是像苏北说的那样,就此翻页,不会给士兵家眷任何钱。
更何况潘蛟是得到潘国君主许可,才发动这场战场,执行这个吞国计划。
可以说潘国君主才是挑起这场战争的角色。
潘蛟只是一个大将军,即便与潘国君主有着亲生兄弟的关系,也是要以君臣之礼相待。
让潘蛟违抗潘国君主的命令,与令虎握手谈和,不亚于登天揽月。
而令虎需要面对已经攻下丰盛城、萌生城的潘国,需要靠这场战争再次夺回这两座城池。
否则令国的粮食就会被潘国控制。
如果令国其他七个城池中出现饥荒、动乱,需要将大量粮食运到各个城池的时候,令国拿出不来,令首城拿不出来,只能求助于已经攻打下丰盛城的潘国。
到时候,令国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却成为潘国的附庸。
这种结局,令虎接受不了,令首城的文官们更是无法同意。
所以,苏北的建议,令虎与潘蛟两个人自然不会采纳。
看着不远处的两个人,再次从人群中找到两把钢刀,苏北也知道自己不靠谱的建议,并没有被两个人其中的任何一个采纳。
于是,苏北踢起一支长枪,紧紧握住。
“两位大将军,如果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我是可以找到两个国家都可以得到利益,维持两个国家长久合作的方法。
如果你们执意要杀了苏某,就不要怪我下手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