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勇,优秀的儒家文化。
“能讲讲次贷危机吗?华尔街把住房都变成证券了,厉害!”我继续请教。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在美国,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没有收入的人,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
在房价只涨不跌神话的诱惑下,大家纷纷贷款买房。而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均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
博士耐心为我讲座。
“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
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就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由于杠杆操作的高风险,按照正常的监管规定,银行不准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有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
顾博士讲完后喝了一口茶。
“呵呵,老外也是深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C国原理嘛!”我微笑着说。
“哈哈,事实上老外,特别是进入我们C国市场的老外,某种程度上比我们更加深谙C国文化。好了,我继续为你普及知识吧。
现在,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机构B。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10倍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假设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单子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
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还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相当于C收到30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
这样一来,CDS被划分成一块块的CDS,像股票一样流到金融市场上,可以交易和买卖。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炒作,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炒到了62万亿美元。
但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贷款本息,银行在这笔贷款上出现了亏损。
根据击鼓传花游戏规则,银行A向B索赔,B再向C……一级一级地向下家索赔。最后一家Z很倒霉,火红的碳圆捏在手上,而且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
他一咬牙,要破产。于是,违约责任返回来,一浪一浪向上家倒逼,这个利益链条上的一串串蚂蚱,都要被烤焦了。
因此,Z,Y,……C,B,A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游说,Z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
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Z国有化了,此后Z,Y,……C,B,A保险金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但是,当损失超过美国财政部承受力后,谁也没招!于是,全球盲从华尔街购买美债的国家都为美国金融机构买单。这就是豪赌的饕餮盛宴——金融衍生品交易。”
“明白了,不止C国有麻将。现在好几家电商企业顶尖的人,都吹嘘自己的商业模式是科技创新,你对此有何评价?”
“呵呵,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只要会模仿,你就能赚钱!在国外游学时,我发现这一个个源于模仿坚国电商的巨头,在C国做的是风生水起,十分成功。
虽然说只会模仿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但是全部模仿完之后,大佬们把发明家都超越了,所以现在轮到全世界又来复制C国的内容。至于科技创新,我倒不觉得有多少,充其量就是个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改进而已。”
“最近有个电商公司要上市,从事电商金融业务,却被暂停了,为什么?”
“唉!从农村合作基金会到小额贷款公司,再到电商金融,我们每一次的金融创新似乎都是盲目跟风西方,结果都不好!除了金融监管难度加大外,他们自身人才、技术以及风控意识都严重匮乏。
你想啊,专业从事信贷的世界各国银行都不同程度地有不良贷款,更何况那些不顾风险,追求速度,甚至无抵押放款的公司呢?
某些人总想突破监管底线,自有资本的10-100倍杠杆借款放贷,实际上是美国次贷金融衍生品CDS的老把戏了。他们所谓的创新和金融自由一旦失败,最后买单的还是国家和人民,假专家误国啊!”
“也对,金融可是国民经济最后一道闸门了。”
“讲个笑话吧。一股民问阎王:这里是地狱的多少层?阎王道:18层。股民激动得泪流满面:我终于抄到地狱18层的底!阎王看了他一眼,轻蔑地笑道:你不知道地狱通过“IPO”已经扩建到36层了么?”博士也有风趣的时候。
导演说:生活继续嚎。
这边,子江的民事诉讼还没结束;那边,范刚先出事了。
在一次采访中,估计人家也是想把他作为反面教材总结。
“啊,现在做实体辛苦,得看很多脸色。大亨我早就不干了!在和某上市公司谈判土地收购中,我聪明地买入了他们的股票,哈哈哈,几个月就有十几倍的利润。下一步,我准备进军资本市场……”
事实是没有下一步了!
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他去喝茶,顺便征求他对内幕交易罪刑期的意见。这家伙供出了子江,说是子江告诉他的消息。
欧大牙,我的老朋友又重出江湖。
“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有两个方面。”律师坐在我陋室的客厅,如牛负重,“一个是收购消息泄密,有范刚的证词;另外一个是股价大幅走低,严重的震荡引起股民的维权,要求彻查黑幕。”
“别着急嘛,老朋友。先喝杯茶。”我斟好茶后,和他品了一口。
“对前面的事件,我们只需要证明:杨同学是在代表上市公司执行土地收购谈判期间,而不是在此之前告诉范某消息,就没有泄密的问题了。
从我的记忆来看,土地收购框架协议,是在杨子江和范某聚会的三天前签订的,有报纸公告为证!
而报纸发表的可行性报告之日(股价开始猛涨)则是在聚会后第7天。范刚作为土地被收购方,早就知道消息,不是股价狂涨后才知晓,所以不存在主动泄密的谬论。
我同学顾博士说,至于范某人,他作为资产出售方,闭着眼睛买入了股票,是否遵守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这不是杨子江一个法律门外汉所能评判和阻止的,对吧?并且法律条款也没有要求他尽提醒义务!”我游刃有余。
多年以后,在林城,我一哥们参加某饭局。席间一人走穴,从好几个酒局转场过来。
“朋友们,见到你们我很嗨!你们嗨吗?”
一杯下去,嗨翻了!
逝者遗孀诉讼至法院,全桌有一个算一个,每人赔偿2万多。最倒霉的是3个女士,滴酒未沾。
没有尽到相关提醒义务!
“大军啊,看你小子越来越熟悉法律了!不会和老哥抢饭碗吧?”欧大牙开着玩笑,眼里有点钦佩。
“嘿嘿,我差点就和你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