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一周年的时候,十二岁的施云小学毕业了。
这年,县城里只有两所幼儿园,两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
实验中学是唯一的初中。刚从师范附小毕业的施云,即将要进入这所学校学习。
报名这天,施云约了小学同学兼死党徐兰一同前去。随行的还有施云妈妈和徐兰妈妈。
施云和徐兰手挽手走到校门口,抬头看见实验中学四个镶金大字嵌在拱形校门正上方,格外耀眼。
“徐兰,终于小学毕业了,我们以后可以骑车上学了,你看这里的路多宽敞啊。”
“嗯,希望我们两个还在一个班。”
施云徐兰手拉着手像是在庆祝一样,一路狂奔,她们顶着炎炎烈日,穿过一条水泥路,一个长满绿草的泥土大操场,越过教学楼,终于在操场的一个角落停下脚步。报名处就在这角落。
施云妈妈和徐兰妈妈紧赶慢赶,走到报名处时已经汗流浃背。报名处只有一个狭小的窗口开放,窗口前早已堆满了学生家长。
“我们来的也不算晚啊,但还是得排队等待了。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报上名,这人山人海的。”不能立刻报名入学,施云有些失望。
“别着急,有我妈和我在,哪里还要排队等。再说,这些人乱七八糟地站着,根本没有秩序。我妈是大块头,我是小块头,我们一下子就能挤到窗口跟前,不信你看。”徐兰安慰完施云,就跟着妈妈朝人堆走去。
只见徐兰妈妈两只大手一挥,就从人群后面拨开一个大口子,徐兰从人群下方,腿与腿之间的空隙朝人群深处钻进去。正如她所说,一下子就挤到窗口跟前了。
“施云快过来。”徐兰努力踮着脚,大声吆喝着。施云虽然看不见徐兰努力的表情,但立刻辨识出徐兰的大嗓门。瘦小的施云和她苗条的妈妈也顺利来到了报名处窗口前。她们领了表格仔细填完后,交给了报名处的老师。
??等了很久很久,徐兰妈妈和施云妈妈脸上露出些许不耐烦。豆大的汗珠从报名处老师的额头滑落,在经过反复检查仔细核对又反复查对之后,老师终于开口:
“这两个学生的报名信息都有问题,施云,徐兰,你们档案里的名字和户口本的名字不一样。报不了名。”
说着,老师把报名表,户口本退了回来。
人群里开始议论纷纷。大家都指责徐兰妈妈的插队行为,甚至有人忿忿地说她们报不上名活该。
徐兰妈妈和施云妈妈为了息事宁人,赶紧退到一旁,打开户口本一看,自己也傻眼了。
原来,施云的户口本上写的名字是“施赟”,徐兰的户口本上写的名字是“徐澜”。
????这对情同手足的好同学,犯的错误如出一辙。六年以来,一直把自己的名字错写为“施云,徐兰”。而她们的妈妈也是难得糊涂,直到此刻才发现这么荒谬的错误。
施云的解释是不认识“赟”字,徐兰的解释更直接,她说“澜”字写起来太麻烦。
????脾气火爆的施云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施云之后,最终还是妥协。同意她继续沿用这个被错写了六年的名字。
????然后她和徐兰妈妈一起去派出所的户籍处,花了人民币四十块钱更改了孩子们的户口本。
这两个饱含父母智慧结晶的名字,还没等到第二天的日出就已不幸夭折,永远安静地躺在了户口本的曾用名一栏里。
这也是施云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户口本,要不是报名的这段小插曲,她真的会以为“施赟”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