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鹿永旭先去见了他爹鹿连学,把萧宁的计划说了出来,鹿连学表示全力配合。
不配合不行,自己就这一对儿女,都喝了萧宁下得迷魂药,对他言听计从,作为亲爹,只能全力协助。
随后鹿永旭亲自出马,将益州刺史孙茂川和益州大都督赵亮请到鹿鼎公府。
“下官孙茂川(赵亮),拜见凉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两人来到后,立即行礼。
萧宁伸手示意:“两位大人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无需多礼。”
孙茂川和赵亮听后,顿时笑了,也不拘谨。
孙茂川已经知道自己的亲外甥女时青青跟了萧宁,所以他自然全力支持萧宁。
至于赵亮,他是谢尔毕的好友,属于那种过命的交情,谢尔毕效忠于萧宁,他也不例外。
萧宁也没有铺垫,直截了当道:“本王的蛮州卫已经攻下了西昌府和玉树府,接下来会是巴沙府和雅康府,直至整个玉川行省。但是现在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兵力紧缺。本王只有五万兵力,就算能攻下玉川行省,也守不住。现在大秦的主要兵力都往长安城调派,剿灭反贼萧炎,所以本王不打算麻烦朝廷,只能麻烦孙刺史和赵大都督了。”
“另外,两位大人应该得到了即将调任的消息吧,新官一时半会赶不来了,两位大人趁着还在益州,可一定要多多帮助本王啊!”
虽是自己人,但有些话也不能说的太直白。不过孙茂川和赵亮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的萧宁的目的,也知道了他要对新上任的刺史和大都督动手。
孙茂川立即道:“殿下亲征天鹰国,这是为大秦开疆拓土,建立丰功伟绩,下官自然全力配合。殿下有什么吩咐,尽管交代,下官一定在调走之前,全力完成!”
“是啊殿下,孙刺史的回答便是下官的心声。”赵亮也道。
他俩马上调走,调走之后,益州变成什么样子,那就是下任官吏的事情了,关他俩啥事。而且听凉王殿下的意思,恐怕短时间内,新官上不了任了。
萧宁直言道:“本王需要三万兵力,一万匹战马。当然了,还要配备的粮草、兵器…”
孙茂川稍加沉吟,回道:“殿下,一名士兵每年最少吃米五石半,方可满足训练和作战。一年下来,三万将士就是十六万五千石,殿下,臣先准备好十万石粮食,后续十万石,一个月内搞定。如果殿下还需要更多的粮食,下官继续准备。至于战马所用草料和精饲料,更是没有问题。另外,下官在准备八百匹的骡子,专门负责驮运。”
对于天府之国来说,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不过这些粮食都是官仓里的,若不是萧宁发话,孙茂川也不敢乱动,这可是砍头的大罪。就算现在动,也要偷偷地搬运,然后做假账,等他走了,就是烂账。
萧宁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赵亮,问道:“大都督,你那里呢?”
赵亮身为益州大都督,督岭南道的益、绵、简、嘉、陵、雅、眉、蒙、犍、邛十州,可调集的总兵力只有五六万。
如果当初剑南节度使没撤,单单益州兵力就有五万。
现在萧宁张口要三万,相当于一半兵力,这对赵亮来说也是有难度,毕竟萧宁还没有反,若是反了,直接占领益州,吞并岭南道,别说三万,八九万兵力也不在话下。
所以赵亮简单思考后,立即道:“殿下,我先想办法调派一万折冲府兵力,剩下的两万人,能否从团练兵中抽调?”
萧宁也知道赵亮有难度,毕竟他大都督管辖的兵力受十六卫遥控,他私自调走一大半兵力,那和谋反没有区别。
所以萧宁也没指望他调派这么多兵力,他只是想看看赵亮的态度,其实他有其他扩兵的办法。但没想到,赵亮另辟蹊径,给了他新思路,那就是团练兵。
所谓团练兵,不是大秦正规军,不属于折冲府管辖,而是不长期脱离生产的地方军队,又称团练兵、土镇、土团。
当朝廷征发的府兵,甚至兵募,都不能满足军事需要,就会动用团练兵。而抽取的标准是每一百五十户中征兵十五人、马一匹。
虽然说团练兵不如折冲府的府兵,但是只要经过训练,会很快成为合格的士兵,因为团练兵的选择也有要求,那就是选取富户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