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是大家都在看热闹,看着上面来了一群人,把一个一个部门带去会议室文化,查资料的大场面。
底层群众的想法就一个,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因此,各部门那是喊了一遍又一遍,专心工作。
别说办公楼这边,安静不下来,隔壁厂子里也是安静了一刻,又开始热闹起来。
至于朱玉宁,人请假回家休息了。头痛脑热,没办法坚持工作,这个理由可正当,科主任也是没多说什么,就给朱玉宁批假回家休息去了。
为了表示一下,朱玉宁家里还是煮上了中药的,以至于上门访问的时候,调查组的大家都闻到了那股浓郁的药味。
祝师傅和调查组同志们打了招呼后,就在院里打拳,然后煎药。
——客厅里——
“咳咳~不好意思……”朱玉宁咳嗽的时候,嘴唇发白,整个人都显得很难受的样子。
“没事,朱同志,你好好养身体,我们只是需要例行公事而已,不会占用你很多的时间的。”调查组的同志连忙说道。
他们也看了朱同志的工作记录,从入职到现在,就迟到过一次,还是因为工作繁忙第二天起晚了。平日里的工作,也是尽职尽责的,同事之间的印象就是,朱同志不太爱玩,更喜欢休闲时间用来学习的正面形象。
搬家请假了一天,因病请假这还是第一回,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
“好的,还是麻烦几位同志还要特地跑一趟了。”
“没事,朱同志,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好的。”
……
例行公事,也就是问了一下朱玉宁这次的举报,目的,需求,以及不满的原因。
大家交流得都还挺和谐的。
朱玉宁挺满意这次的临时合作队友,找来的人都很会说话。笔录的内容,也都很公正,不带一丝的偏向。
不带偏向,对她来说就已经够用了。
有些时候,多也并不代表是好的。
“朱同志,送到这里就好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好的,还是很抱歉,因为我个人原因,麻烦了几位同志……”
大家你来我往的客气了两轮,最后还是朱玉宁目送了人家同志们离开的背影几秒,再关上的门。
朱玉宁回到院里,把回房间去把脸上的妆先卸干净了,再躺在椅子上,看起来了比检查同志们要早一步到她家来的杂志。
因为时间线上本来就有改动,所以有些事情也跟着提前了。
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苏,国家对于个体户的态度,是从一开始开放资格,到现在的鼓励大家开店,态度的转变也让市场热闹了不少。
现在离开,倒也是不错的时机。
朱玉宁摸了摸下巴,餐饮和服装是她现在在做着的,之后的生意,也是时候去一趟羊城了。
她的最终梦想还是想成为躺着收钱的包租婆,房子地皮在手上,她这一辈子就都不用忧愁了。
京市的地皮起步价就已经和她买下来的店铺的价格一样了,更别说后面还需要建楼房,把房间修成单人间,多人间了。
都是成本,都逃不开一个字——钱。
朱玉宁算了一下,她现在手上有的存款和可动资产,京市的地皮,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吧。
回头得找祝师傅,找人问一下地皮的收购流程。产权嘛,最好是七十年的好。年限还是越多越好。
至于不动产怎么出手……朱玉宁挠了挠头,她的家庭背景,突然拿出来值钱的东西并不是很合理。
他们老家以前也没有地主家的存在,说是捡的也都不好使。捡个金戒指都得找个黑市出手,更别说她想卖的是小黄鱼大黄鱼这种显眼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