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随心苑的参苓粥最终也没能进乐夫人嘴里,放凉后药味儿更重,混着小佛堂里的烟火气,令人无半分食欲。
乐夫人已年过四十,平日只知拜佛念经,出门也只往寺里去,其他诸事不理,今日难得没跪在佛前烧香,而是愣愣地攥着佛珠,听心腹陈妈妈念叨府里杂事。
“二公子是不祥之人,此番回府,还不知要生出什么事端,太太你要早做打算,听说他在京里得罪了贵人,连官职都削没了,您说会不会连累家里头?”
老妇人无知,念得乐夫人皱起眉头,说道:“好了,这里是他的家,早晚都是要回来的。”
她膝下有一儿一女,分别是大公子乐念章和三姑娘乐榕,陈妈妈说的二公子乐亭华并不是她所出,且长年不在家中,府中见过他的下人没有几个。想当初乐老爷将他从外头接回家时,他将将十一岁,正是猫嫌狗憎的年纪,视乐老爷夫妇如同仇人一般,待谁都恶狠狠没个好言语,幸好在府里未足两年便去了雍都。
陈妈妈看了眼未动一口的参苓粥,有些可惜地道:“这药膳是给您调养身子的,太太您好歹用些,姑太太为了这个一早使人去膳房闹,多少年了就会同您争这个争那个。”
乐夫人根本没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满腔心思都在想老爷那头会是什么反应,这个二公子可是他心头的一根刺。再说这参苓粥一股子药味,喝了也不见有多补,她兴致缺缺地命人撤下。
*
府中二公子不日即将回家的消息传开,正美滋滋盘算小金库的大管家汪海心里一个咯噔,别人对乐亭华的存在不甚明白,他却印象深刻,那两年二公子年纪不大,气性却不小,看府里人都不待见,将那时还没当上大管家的他折腾得不轻,尤其后来去了雍都,在宫城里当上了官儿,家里就没人盼着他回来。
过了这么些年,汪海还以为这位爷再也不会回来了呢。
膳房管事卢青挂着笑脸寻来,还让人抬了些上好的干货,都是老规矩了,但凡府里采买到什么好东西,大管家那里不能落下,顺便也来和大管家商量些要紧事。
汪海兴致不高,挥挥手让人将东西抬下去,卢青眼珠转了转,悄声问道:“汪大哥,二公子要回来了?”
私下里,卢青一口一个“汪大哥”,拼命想拉近于大管家的关系,他没见过这位二公子,不清楚是个什么脾性,但见汪海神色淡淡,应该是个厉害人物,他的膳房往后也免不了要同二公子打交道,看来是得小心些。近日他正同汪海家打得火热,想为自家谋些好处,大管家人脉广,有他带着发财指日可待,前些天大管家松了口,不会有什么变故吧?
果然,汪海开了口:“你前日说的那批药材入库之事,我看先放一放,过些日子再议。”
卢青着急道:“都是说定了的事,怎地又再议?”
“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咱们这位二公子怕不是个简单人物,万一他回来后得老爷看重,再把药行的事让他管起来,查到什么你我都讨不了好。他毕竟是主子,且看看情形再说。”
汪海这些年能身居大管家一职,除了本身有些本事,行事也极其谨慎,本想借着这次的生意将手往药行里伸伸,可乐亭华的归来令他犹豫了许久,还是硬着声再一次否决了卢青的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