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吃了好多亏,才明白了一点。
那就是,所谓的预期其实建立在板块的预期之上。就是这个板块是不是还具有持续性,题材是不是够大是不是能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江总和小川总经常说,一个大的题材最好要能让所有人理解,这样才方便长时间炒作。只有这样,这种题材才能称得上主线题材。
比如之前炒作的白酒,就特别简单。酒类的借壳或者收购白酒企业、自己去组建酿酒的子公司等等,总之沾酒就涨。
这是因为大家都能接触到,这种题材也最简单最能理解。同时外资也买入这类票,在之前的基金行情中外资和内资一起抱团,炒出来新的高度。
又比如一些带有特别专业名词的,可能本身题材也很好,但因为太多人不知道,话题讨论度也不高,很难成为真正的主线题材。
预期也是建立在板块的持续性上,大的题材持续性好,资金不愿意退出,很容易板块内的相关股出现弱转强超预期。
之所以个股表现很弱,例如炸板烂板甚至断板这样的形式,但是第二天竞价却被抢起来快速秒板转强,是因为板块整体是处于分歧的状态。
分歧就是资金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有人卖才会有人买。有人觉得这个位置长高了,自然会选择兑现掉。
可如果是主线的话,那这个位置就是调整的预期,一旦随着情绪的转好,分歧减小自然达成了一致性预期。自然就有了弱转强的预期了。
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买的很多弱转强都是坑,现在我理解了我根本就不懂情绪啊。
江总说的买在亏钱效应逐渐减弱的那个点,就是情绪即将回暖或者转强的点。这其实就是打盈亏比的,因为亏钱效应减弱时盈亏比是最高的。
结合板块看个股的预期,结合个股的地位去看个股的预期。比如龙头就是比杂毛要多几条命,很多时候我亏钱就是亏在杂毛身上。
还有就是我的个性了,我的个性是见不得账户亏损的。一旦出现了那种亏损单子,我就特别想要把它割掉。
这也就注定我不能长时间持股,或者做那种低吸的手法,我就是要追涨。
我觉得了解自己的个性真的很重要,用不符合自己性格的方式去套用别人的成功经验,肯定是坑的。
因为做低吸基本上都是买在那种调整的阶段,只要低吸就有往下的可能性,自然有趋势向下的可能。
我买过太多次这种票了,一买就是坑,趋势一向下我就开始亏损。运气好第二天有个修复减亏跑路,运气不好亏上几个点止损。
有这种亏损我干嘛不去做打板买入核心股,当然打板是因为我菜看不懂别人愿不愿意去封板,所以才选择打板的。
各位有高手的手法的话,也恳请不吝赐教,让我也学一学半路或者是扫板。
在公司的这几个月是我最充实的几个月,可能你们觉得我说得一大堆都是在拍马屁但我想说一个地方又给你看盘实盘的历练,又给你发薪水和奖金,还跟你讲炒股的方法提高你的认知,让你能够学习,这种地方还不值得我们去感恩吗?”
楚玉友说得有些激动,连感恩的话题都牵扯上了。看得台下不少人是一通白眼,严重怀疑是江诚他们演的一场戏,专门把他们当傻子去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