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战,朱元璋赢得了彻底大胜。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已是机关算尽,亦拼尽了全力,却依然无法抵御老天爷送给朱元璋的那股强劲东北风,只能背着弑君杀友的罪名枉死在了鄱阳湖上。
元至正二十四年,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走出武昌城,向朱元璋投降。
至此,陈友谅一方势力退出了元末的争霸之战。
洪都之战、鄱阳湖之战是元末争霸的转折点,此两场战役将陈友谅扫入了历史尘埃,也为朱元璋一统中华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朱元璋将要面对的就是一直给他使绊子的张士诚了。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战火燃起时,张士诚突袭了刘福通和韩林儿,还杀掉了刘福通。如果不是朱元璋冒险救援,作为红巾军旗帜的小明王韩林儿也将血溅五步,由此,朱元璋才名正言顺地称了‘吴王’。
然而,如果没有朱文正的闪亮出场,将陈友谅的手脚牢牢拴死在洪都城,并重挫陈友谅的士气和实力,这场争霸之战,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呢!
如果……,还有很多如果。
只是,历史永远不会有‘如果’,朱元璋赢得了洪都之战、赢得了鄱阳湖之战,也赢得了称雄天下的资格,这就是现实。
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对张士诚发起进攻。朱元璋的大军乘胜而来、士气高涨,一路猛攻连下兴化、通州、盐城、高邮、泰州、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
第二年,朱元璋发檄文讨伐张士诚,细陈张士诚背信弃义、掳掠嗜杀之罪名,向张士诚部将发出弃械投诚即‘予所不吝’的承诺。在此檄文的鼓动下,杭州、湖州先后投降。至此,张士诚的国都平江已然成了一座孤城。
元至正二十六年底,朱元璋发起平江战役,成功俘虏张士诚,最终,张士诚自缢而死。
与此同时,朱元璋以接小明王韩林儿重归王位之名,却悄悄命廖永忠将其溺亡于江,从此,再没有人能名正言顺地阻碍他一飞冲天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命汤和平方国珍,命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上,并发布《谕中原檄》,喊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应天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王侯,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