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既然徐弘基等人已经商定下了另立大明天子的决意,那么接下来所需要商议的问题便有两个。
一个是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
另一个则是如何以隔江对峙的方式,应对北面的大明朝廷。
只听得徐弘基率先开口说道:“诸位同僚们,虽然我们已经是确定了另立大明天子的主意,但是我们还需慎重的商议一番,应当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之位。”
选择哪位藩王继承大统之位?
在场所有的官员们没有说话,而是转将目光聚集在了忻城伯赵之龙、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诚意伯刘孔炤三人的身上。
毕竟赵之龙、韩赞周、刘孔炤三人的身份地位与权势,几乎完全可以代表在场所有的官员们。
看着在场的官员们纷纷投来的目光,赵之龙、韩赞周、刘孔炤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赵之龙主动说道:“魏国公,依照太祖皇帝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若是有嫡则立嫡,无嫡则立长,父死则子继,兄终则弟及。”
“如今北面朝廷的大明天子,是先皇的嫡长子。按照继承制度来讲的话,那么皇位应当是由先皇的二皇子继承大统。”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我们根本无法拥立先皇的二皇子继承大统。所以再往上推论的话,我们只有从神宗皇帝的皇子们中选择。”
神宗皇帝,也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总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明光宗朱常洛(已经驾崩)、朱常溆(早夭)、朱常洵(已经死在李贼之手)、朱常治(早夭)、朱常浩(端王、封地汉中)、朱常润(惠王、封地荆州)、朱常瀛(桂端王、封地衡阳)、朱常溥(早夭)等八位皇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