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牺牲一个,真的有利于一群龙类。你们不觉得这真的很好嘛?”
爸爸说:“或许会很好。但是那意味着生命中再也见不到亲人。”
“可是老师说生命应该属于宏伟的文明,应改为了更多的生灵而存在。把自己奉献出去,让更多的龙类活得更好。”
“老师说的也有可能不适合在这里使用。”
“那么老师说的什么时候适合?”
“那是在决定文明的时刻。”孩子的父母不说了。
孩子好奇的看着他们。
他说:“难道此刻不是决定着文明的走向?”
夜色里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休息。
爸妈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是让他更加的困扰。
究竟是老师说的对,还是爸妈说得对?
他自己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让爸妈活的好。
而爸妈似乎不会愿意?
同样的事情一样发生在本世界的动态递魔纹空间里。
那个孩子一样询问了他的父母,想要知道为了文明是不是应该奉献自己。
而父母的交流只是让他放弃了那种打算,他知道那可能会很疼痛,可能会让自己的一生再也见不到父母。
镜世界的男孩躺在床上的时候只是向往老师所说过的宏伟未来。
文明的存在与个人的死亡相比究竟哪个最重要?
当面临死亡,应该相信父母的真理,还是你自己心中的选择?
那一切仿佛是一种波涛,汹涌澎湃,在男孩的心里产生发酵。
两个朗山岩再一次沟通的时候都有些发现了不可思议。
虽说他们身处在镜世界的两端,但是两个世界的居民真的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
当一个世界的龙类完全不相信要让亲人死去的时候,另一个世界的龙类,大多数都是孩子就选择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个世界的孩子有的选择了杀死父母用以确定朗山岩所描述的配方是不是正确。
有的选择了自杀,从而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文明。
本世界的朗山岩似乎才意识到一种不可思议。
科学的些微不同,艺术的些微不同,地理环境的些微不同,文明命运的些微不同。
在文明的社会文化里,将会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那种不同有时候直接决定着两个文明的居民,最后有可能走向的极限。
男孩最后选择了自杀,而且让神明立柱复活自己。
他想要另一个自己实现自己生命中全部的向往。
只不过他或许不知道神明立柱走向的未来是什么。
他的父母在第二天来到他的房间看到了遗书,也看到了那孩子的两具尸体。
在一个文明面临悲剧的时代里。
一点点的波澜,就让一个家庭面临着永远的痛苦。
古文明曾经有一句话,忠孝不能两全。
而龙族的文明也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美好不可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