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丰见沈子辰的态度不错,也就没了脾气。
“周厂长,麻烦您老去厨房安排安排。”
周金丰看了看门口排起长队的车,转身就去了厨房。
沈子辰笑着看向门口的经销商。
“各位,今天的过年,不能让大家在外面这么等着,去把名字在本子上登记好。”
“等轮到谁了,就让人去通知,各位现在都可以去食堂休息,我已经通知食堂,给各位准备餐食。”
“从现在开始,只要是在这上货,一日三餐,我们厂子都负责。”
众人一听都高兴不已。
“沈厂长,你可是好人,我们都自己把饭准备出来了。”
“是啊,我媳妇儿怕我饿着,还给我准备了饺子。”
沈子辰笑着就把饭盒接过来。
“这饺子虽然很香,包的也挺好看,可都凉了,大家去食堂吧,伙食肯定不会比各位在家的差。”
众人都去登记,然后准备去食堂。
杜军看到这种情况,整个人都傻了。
这么多的经销商,让他们都在自己的食堂吃饭,得多少开销。
“杜厂长,不好意思,临时出了点事情,我们进去吧。”
杜军在门口就已经听到厂子里面机器的轰鸣声。
他跟着沈子辰往里走。
当他看到车间里忙活的热火朝天时,愣在原地都无法动弹了。
所有人都在忙着手里的活,连个唠嗑的都没有。
这种情况在刚开始建厂时曾经出现过。
那个时候大家都以厂为家。
所有人都争当劳动模范。
都认为,干的活多就是做贡献,是最光荣的。
劳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可后来,时间一长,就有很多人开始磨洋工,上班迟到,下班早退。
来上班就是过来唠嗑,每天出的生产量都不够从前的一半。
大家的心思都不在上班上。
饮料的质量和产量都跟不上去。
这就让私营的饮料厂钻了空子。
宏达饮料厂倒闭有很多父母的原因,可工人的消极怠工,混日子的做法,是主要原因。
“杜厂长,杜厂长。”
沈子辰的声音打断了杜军的沉思。
“啊,沈厂长,对不起,我刚才一时出神。”
“主要是你这个厂子居然没有人偷懒,大家都忙,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沈子辰笑着解释:
“工人实行的都是计件,干得多挣得多,所以,大家都比着干,每个月的前三名还有奖金。”
杜军走向车间,生产线上的人都在低头忙活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偷懒。
这种用工方式,的确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工人磨洋工的问题。
沈厂长没有阻拦,而是拿过手里的单子去了仓库。
周金丰把出货单给了他。
过年,沈子辰给质检和会计都放假了。
他觉得,质检一天不上班是可以的。
会计三天不上班也没问题。
可没想到,经销商今天就堵到门口了。
杜军在车间里来回逛,车间主任走过来。
“你是什么人?车间里是工作重地,请你离开!”
杜军看向外面,想让沈子辰说明一下。
可外面空无一人,沈子辰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