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仍旧没有辞职,还是干着一个月几百块的设计师工作,她说这样可以让她能更好的掌握市场动向,不至于脱离实际。
说来也奇怪,原先朱爱荣在厂里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几十块,整天想的就是嫁人那点事,惦记着林慧能给她准备多少嫁妆。
可现在她一边干着设计师的工作,一边开店卖衣服,手里也有不少存款了,反而不急着结婚什么的,甚至连对象也不轻易谈了。
用朱爱荣自己的话说:“我现在有钱有闲,干嘛急着找对象,再说了,我才二十三,不是三十二,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享受生活,何必急着把自己熬成黄脸婆!”
知识的增长,财富的增多,确实能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见识,当人站在更高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江河的时候,就不会再着眼于先前低位时候看到的小水洼了。
是的,不过四五年的时间,朱爱荣就仿佛发生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原先那个爱打扮、幼稚天真的小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有朝气的精致事业女性。
发生变化的不止是朱爱荣自己,朱家其他几个儿子家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动。
这四家一开始都是男人从各自的厂子离开,去了私营企业任职,而女人则固守在原厂。
几年的时间里,这几家厂子都没有逃过破产的命运,几个女人都成了下岗工人,沦为了照顾孩子的家庭妇女。
其实成了家庭妇女也没什么,因为自家男人一个人的收入就足以养家,日子很过得去,女人不是非要出去工作不可。
但是,原本两个人都是同个厂里的职工,身份对等,甚至隐隐的,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还要更高一些,男人时常要伏低做小。
但是现在男人在私企稳步发展,收入越来越多,社会地位也逐渐增高,而女人却成了手心朝上,跟男人要钱的那个人,两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调了个个,家庭关系逐渐失衡。
这种情况在四家之间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是,在他们家庭变得富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时候,内部却开始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就连对待林慧的态度,也从原来的隐隐的讨好和巴结,而变得逐渐淡漠。
他们手里有了点钱,又开始瞧不起开早餐店卖包子的母亲,觉得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收入,能满足自家的发展需求。
而林慧不过是一个卖包子的老太太,即便能挣到钱,也是三瓜俩枣的,对自家也没那么重要,没必要在她跟前卑躬屈膝,放低姿态,所以,不知不觉间,这几个儿子就又开始对林慧轻慢了起来。
只有朱爱荣与几个哥哥相反。
或许因为这几年的相伴,林慧的一些态度也逐渐影响到了她,她开始觉得自家妈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在一些事上也肯听取林慧的意见,俩人反而比先前要亲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