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所以特此等候。”
“唉...不想一夜之间,大齐重镇竟去其一。”
“听闻父皇昨晚得知消息之后气急攻心吐了郁血。”
“此诚多事之秋呀。”
“陛下没事吧?”
安然跟上太子的脚步,两人边走边说。
“暂时无碍,见过几位重臣,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便歇息了。”
“那便好。”
“大同丢失。”
“虽然不至于直接威胁到京城。”
“可是山西门户洞开。”
“依照那些草原蛮子的酷爱劫掠的习性。”
“半个山西的百姓怕是要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安然眉目低垂,在怜悯、悲叹。
再配合上那俊俏的容颜,好似一尊悯人悲天的菩萨。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菩萨只会坐在庙里慈悲,他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百姓没有什么帮助,都只剩下了怜悯。
“朝廷可拿出了什么章程?”
“诸位阁老已经拟了出来。”
“调集九边精兵火速支援山西。”
“或遣奇兵,奇袭宁武关。”
“关门打狗,将白鞑精锐一网打尽。”
“事不利,则依托宣府与白鞑一战,将他们赶出山西。”
“尽快收复失地。”
“就在刚刚,圣旨已经走八百里加急发往诸边镇了。”
“诸位重臣皆老成谋国。”
“这计划无可指责。”
“嗯。”
太子依旧脸色依旧有些凝重。
“殿下不必再担忧了。”
“我大齐七十万边军。”
“白鞑不过二十万,早晚要被驱逐出去的。”
“并非担忧此事。”
“只是舅舅任宣大总督。”
“不想这次竟然出了这么大的错漏。”
“致使百万民众沦丧异族铁蹄之下。”
“殿下不必可惜。”
“就算不出此事,您登基之后。”
“镇北侯凭借国舅之尊荣,掌十五万边军,一家独大。”
“我们也绝对容不下如此势大,威胁中央朝廷之人。”
“必定要处理的。”
“并非是可惜。”
“虽然为孤亲舅。”
“但是出了这么大的错漏。”
“也又觉得可恨。”
“此事结束之后,他必然要被追责下狱,性命难保。”
“只是...”
“只是...”
“想起当年母妃薨逝,孤与皇妹在京中孤苦伶仃,未起势的舅舅曾经趁着回京述职的机会,进宫与孤兄妹二人相见。”
“三舅甥抱在一起痛哭的场景犹在眼前...”
“现在想来。”
“只觉得心中发堵。”
“殿下...此乃人之常情罢了。”
“莫要过于介怀。”
“呵呵...让先生见笑了。”
“今日竟有些多愁善感了。”
“陪孤去勤政殿吧。”
“今日诸位阁老有事,诸多政务,孤一个人忙不过来。”
“殿下请稍等,奴婢去一趟印书局,马上就过去。”
“好,孤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