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第95章 彩蛋·帝国掘墓

第95章 彩蛋·帝国掘墓(1/2)

 推荐阅读:反派儿子别太拽,妈有伞重生之我为妖皇之子末世:开局忽悠校花亿万小金库相爷,夫人说碧落黄泉生死不见让你好好上学,你成了泡菜总统修仙:从点石成金开始末世之三合一系统我转生后竟然变成了精灵族少女让你开挂,没让你开一万个挂旁门左道得永生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汉朝,元狩四年。

简单看完了这一场叛乱,刘彻只能摇头:“虽然结束了,但时间太长了。”七年多的时间,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人口都是巨大打击,更不用说在安禄山起兵叛乱那一刻开始就宣告失效的行政制度。

卫青表示赞同,他想到了双方交战的兵卒们:“中央缺乏兵力,即使边防军回援,也必然会大量征兵;而叛军同样会从占领的州县征兵。这对百姓的影响太大了。”唐朝的人口,能够支撑得起这七年多的征兵、战乱吗?

况且,百姓要负担的,可不只是兵源,还有粮草赋税——战火连绵下,还能耕种土地吗?男丁都被征走后,还有足够的劳动力吗?

以唐朝当时那样仅剩江南赋税来支撑朝廷运转的情况,可不像是能够给百姓减免多少赋税的样子。

更不用说,经此之后,各地的节度使是否还要完全顺从中央?倘若大量节度使都开始只有名义上的效忠,那么唐朝必定难以在再创往昔的辉煌,最好不过是平稳度日罢了。

唐朝,贞观年间。

杜如晦进行了一个小的总结:“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在于内外失衡,大唐的行政制度在那个时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效用。”

虽然这其中还有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军事上战略防守的原因在,但若从行政制度上看,无疑是因为内外失衡。

边疆的权力太大了,而在掌握各种权力的同时,他们的军事实力也远远超过了中央。

李世民还记得那句“内轻外重”:“即使对外策略由攻转守,也不是内轻外重的理由。”即使不能像如今这样绝对的内重外轻,也应当维持一种均衡状态。

比如中央需要常备有战斗力的军队,不能放给节度使过大权力,以及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至于募兵制,倒没什么,毕竟到了那个时候,确实需要足够的职业军人——只是募兵的权力,兵卒的服役地点和年限,轮换机制,以及家族继承等方面需要加以管控。

想到这里,他又对李隆基充满愤怒:“外面的节度使权力如此之大,朝廷内外已经严重不平衡,他是怎么安心在宫中荒淫享乐的!”

骂完,李世民突然想起来李隆基的寿数,难道说,年纪大了,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脑子、甚至让这个人彻底丢掉脑子吗?

他开始回想历史上那些着名的长寿的皇帝的情况。

秦朝。

嬴政对于这样各处分裂的情况并不喜欢,他也绝不会给地方过大的力量让他们有自行分裂的可能。

但在他看来,唐朝日后的情况也就这样了,中央依靠自己的军队和江南财赋,其余边疆藩镇握着本地的财赋军队,各方维持一种平衡。

你说中央彻底消灭藩镇?很难,基本不可能。

一方面,江南的财赋能支撑多少兵马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唐朝一贯以来的情况,中央难道不会内部分裂、进而争斗不休吗?

李斯也在一边道:“唐朝皇室大约要体会一把周天子的感觉了,”他琢磨了一下,觉得有些不恰当,“也不是周天子,毕竟唐皇还是有着军队和实权的。”只是没有办法让藩镇都俯首帖耳罢了。

但是这样四处名义上尊奉、实际上享有不小自主权的情况,和周朝分封还是有些相似。甚至于,边防藩镇说不定还真的要担起抵御、进攻外族的责任,变成唐朝的屏障呢。

【安史之乱后,唐朝步入了它的中晚期,也步入了一种中央和藩镇维持平衡的新状态。】

【总体而言,除去安史之乱爆发的河朔三镇,其余的藩镇基本上对中央还维持着恭顺态度,节度使的任免权基本掌握在中央手中;当然,恭顺归恭顺,藩镇本身的军权财权行政权依旧由各自的节度使牢牢把控。】

【因而,中央依靠没有大动荡的江南维持运转,各地藩镇尊奉唐皇室、在地方进行自治,就成了唐朝新的治理模式。】

【但虽然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打击,又有着不小的内部矛盾,但唐朝的整体实力却并没有在对外方面彻底落入下风,相反,唐朝中晚期发动的对外战争中,胜率其实并不比唐朝初期低。】

【一方面,唐朝中央为了维护自身,勉力培养中央军;另一方面,各地藩镇由于自治,对外征战的利益并不分与中央,因而对于征战的热情比较积极,同时为了防备中央讨伐,藩镇也不能让自己的军事力量衰弱。】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苦笑:“朕应该为此高兴吗?”高兴,即使内部达成了一团,也没有矮了边上的邻居们一头?还是高兴,即使已经实际自治,但各个藩镇到底还愿意以唐朝为主,把自己名义上认作是臣子?

但是,这些也都是暂时的啊!

即使此时藩镇愿意恭顺,甚至百年都愿意恭顺,但迟早有一天,出于野心,或者中央昏庸无能,藩镇会撕掉那层恭顺的外皮,转而变成争霸天下。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当地方与节度使紧密相连,那些豪强是否也想要自己的节度使成为天下之主?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感觉到了一点点心痛:“唐朝中晚期的战斗力和对外胜率……”即使是已经衰弱,但衰后余威却依旧能够出击塞外,维持着唐朝余下的荣光。

虽然确实内耗不断、中央和藩镇都有不少的资源投入到了无休止的内耗中;虽然确实经济混乱,百姓生活水平一再下降;虽然确实中央总有派系争斗、宫廷政变……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的唐朝的战斗力,还是让他心向往之啊!

当然,他还是要抑制武将的骄横之风,如今的宋军实力也还可以,可经过了赵光义和两位北狩皇帝的洗礼,赵匡胤对大宋的忧虑一日甚过一日。

赵光美同样感慨万千:“认真说起来,即使唐朝末期乃至灭亡后的那段时间,各个力量也还可以说是唐朝的遗留。”什么沙陀集团,什么强横军备,都还深深刻印着唐朝的影子。

唐朝虽亡,但影响力却依旧存在。

明朝,洪武年。

皇子们对于唐朝后期的战斗力同样持有肯定态度:“吐蕃、南诏二国所以一时称强,主要由于唐内乱不能兼顾边事,如果唐认真出兵,二国当然不是唐的敌手。”

朱元璋则是想起了唐朝中晚期的诸位名将,特别是李晟:“唐朝还是有很多忠臣能臣在的,就比如李晟,沉肃有勇,坚明能断,补天浴日,功格皇天。”

他决定,等取古今功臣时,一定要有李晟的一个位置。

【在此期间,唐朝中央也对藩镇做出了种种应对。唐宪宗李纯,就一度创造了唐朝中兴的局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